【新春走基层】石油装备实现“私人订制”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利津经济开发区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早已在各自的工位上就位,忙着生产一批订制的封隔器。

  2015年以前,公司的生产模式是批量生产,也就是客户根据市面上的产品型号找他们加工,再形象点的说法就是“粘贴+复制”。但现在,他们却做起了订制产品。

  转型的原因,公司总经理吴淼最清楚不过。“以前的生产模式产品附加值极低,企业的替代性也高。2015年油价大幅度降低,采油运营成本增加,导致采油量降低,甲方对石油装备的需求减少,产品销量急剧下滑。”传统的批量生产再也站不住脚。

  面对如此形势,大东联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审时度势,立即转变经营理念,走“降量增销”之路,由单一设备提供商向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我们聘请了油田现场专家与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对甲方方案、所需产品进行评审、研究、商议,提供更优质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方案量身定制所需产品。”吴淼说。

  “每口油井的地理位置、采油深度不同,对产品的需求自然不同。可别小瞧这些订制化的产品,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公司产品前,吴淼向记者介绍,“在几千米的地下,一个零件几厘米的变化,都会改变它的承受压力,严重影响钻采率。就拿胜利油田的一口注水井来说吧,量身定制的封隔器、智能配水器,外加专业技术团队修正的更优质解决方案,可以将注水井的平均寿命由1年提到3年,可以使甲方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那么公司销量必然下降,不就赚钱更少了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吴淼说:“账可不能这么算,我们给‘油田把脉治病’,输入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产品附加值提高,给对方节约了上百万乃至千万的运营成本,算是一家‘油田医院’了,谁不愿意为我们‘买单’。”

  尝到甜头的大东联,从此走上科技创新、差异化发展之路,追求“专业化、精品化、定制化”的产品成为该企业的最终选择。目前,公司已经与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海油等高校高企进行产学研合作,攻克研发了智能配水器、智能井下位移监控装置、过电缆分割器等采油装备,拥有核心专利技术24项,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并且研发的井下安全控制类产品也获得美国石油协会API会标使用权,这在全国仅有四家,大东联排行第二。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立足于瞬息万变的市场。“在实现新时代东营发展的目标中,我们都是践行者。‘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不是口号,我们会牢记自己的目标与责任,继续坚持走好创新、差异化发展之路,确保每年的科研投入超过销售的5%,研究出更多的‘高精尖’智能采油装备,降低采油装备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吴淼自信满满。

(记者 李怀苹 通讯员 李娜)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