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优秀人才创新创业事迹】“东营市首席技师”陈改玲:平凡岗位上的“能工巧匠”

  陈改玲,东营市宏远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细纱工,自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技术研发岗位上任职,工作中坚持聚焦现场,服务于生产一线,及时解决制约生产的操作技术和设备难题,工作业绩和传技带徒成绩突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人生价值。

  近年来,为了提高生产效益,陈改玲在技术革新上没少动脑筋。陈改玲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先后完成对条并卷联合机夹管控制系统、空调室回风系统、细纱机巡回吹吸风的改造,年可节约资金共计217万余元。先后完成对细纱机高速节能锭子的引用,年可节约资金76万元,节能灯改造年可节约资金69万余元,对纺织厂房专用流分离器进液口进行改造为公司节约综合费用60多万元,在改革操作法及完善设备大小修理方面年节约资金约75万元,参与发明了中频淬火机上下料机器人,年可创效300万元,参与发明了芯轴悬挂套管头,年可创效80万元。与此同时积极参与现行工资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万锭用工由原来的80.6人降至47.6人,年可为公司节约用工资金890万元。

  2012年,陈改玲将5万锭环锭纺改造成5万锭紧密纺,使改造后的成纱强力提高了15%、产量提高了14%,使普通工艺达到了精梳工艺的效果。而且使其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生产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粗纱操作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将粗纱机后棉条接头采用竹扦包卷上抽法改为机后无接头操作法,减少了浪费,降低了纱疵,提高了成纱质量,可为企业节约资金约7万元。参与发明创造的芯轴悬挂套管头可以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套管间的环形空间。防喷和承重,安全可靠,利于大力推广,年可创效80万元。

  在专业分工更加精细的今天,编制工艺标准、实行标准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面对公司人员紧张的实际现状,陈改玲对细纱值车工的专业化看台、落纱工、清洁工进行了专业分工,并根据紧密纺的特点在公司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清洁方法,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操作优一级手率提高了7%。通过质量提升,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100余万元。

  自己做好,还要带好徒弟。几年里,陈改玲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操作技术骨干在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签订师徒合同和集中授课等形式培养操作优秀人才46人,操作工技能岗前培训优一级率更是达到了100%,其中包括东营市“三技”活动“天信杯”纺织技能竞赛三等奖1名、区级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3名、二等奖获得者4名。

  市场经济呼唤“能工巧匠”。经过多年的善于钻研,陈改玲已经成长为高级技师,先后荣获山东省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垦利区黄河口首席技师等荣誉,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编制操作工艺2部,多次被市妇联、总工会授予“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记者 李成)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