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吕振峰:急百姓之需 做利民好事

“爬电线杆一定要注意安全啊,这个高度不小……”7月31日上午,在垦利区黄河口镇西隋村,顶着35度的高温,下派帮扶干部吕振峰正在跟电力部门施工人员对接,为村子进行电网改造,豆大的汗珠流下来将衣服都浸湿了。“村里的电线都用了十几年了,电线杆短,电网老化,夏天正值用电高峰期,村里时常停电跳闸,而且生产用电也非常急需。”吕振峰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道。

电网改造是吕振峰驻村帮扶以来又为村民办的一件实事。从2015年到2018年,三年多的时间里,吕振峰计划实施的13个帮扶项目已经完成了12个,从修水库到土地整理,从修道路到建文化大院,从安装智能水表到电网改造,一件件实事背后是一个驻村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的生动体现,更是心系群众、不忘初心使命感的担当。因为其突出的实绩,2018年7月底,吕振峰被山东省扶贫办推荐为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

西隋村处于垦利区的最东端,周边全是荒凉的盐碱地,这里农作物种植单一,全村193口人,村集体基本上没有收入,连续多年贫困。西隋村耕地面积达2200余亩,但由于缺乏基本的排灌设施和蓄水设施,黄河水引不过来、蓄不住,几十年来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水”成了西隋村致贫的主要因素。吕振峰利用3个多月的时间,带领村“两委”、贫困户代表先后8次到潍坊市、广饶县、利津县等地考察学习,最终确定实施水库项目。经过各方协调,在吕振峰的带领下,西隋村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占地185亩,蓄水30万立方米,能控灌1500亩耕地的高标准水库。“我们做梦都想有个水库,吕书记帮我们圆了‘水库梦’。”70岁的老党员丁湘溪眼含泪水感慨道。

之后,吕振峰争取水利部门支持,修复了9.7公里长的支渠,建成了大型扬水站,在1500亩的耕地上铺设了管道,真正做到了旱能浇、涝能排。争取土地部门支持,对500亩未利用土地进行了整理,净增耕地300多亩,做到了沟、林、路、渠配套,村民年增收15万元,使村民有了可靠稳定的收益。同时,争取有关企业支持,投资90万元建成了10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收入13.5万元,对全村27户贫困户实现产业收益全覆盖;成立了由贫困户广泛参与的“垦利区春晓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植了青贮玉米,这两个项目使西隋村贫困人口在2016年人均增收1500元。

在推进产业扶贫项目的同时,吕振峰多方筹措资金200万元整修了1.9公里的进村道路。同时,投入75万元新建了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农民书屋,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往日的贫困村正在向小康富裕村迈进。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爱民。吕振峰也时刻关注着村里的弱势群体,不时为他们送上温暖,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成了这个村子深受爱戴的“特殊村民”。2017年,在东营市第十八批下派帮扶结束前,西隋村在家的143名村民自发地聚集在村支部,用手指蘸着鲜红的印泥,在《垦利区黄河口镇西隋村关于继续让吕振峰同志在本村挂职“第一书记”的申请》上留下了143枚红手印,送到了东营市委组织部下派办和东营市气象局。吕振峰对此非常感动,在村民的呼声和组织的安排下,吕振峰又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第十九批下派帮扶工作。

对于吕振峰而言,他的关注点不在往日的成绩上,而是要“再上一层楼”。今年他又筹措资金260多万元,为村民安装智能水表、健身器材,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增设变压器,安装健身器材,还为贫困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能尽我所能再为西隋村的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这是我的初心所在。”(记者 李长莲 实习生 李芸)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