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边的新变化】移风易俗结硕果 文明新风润万家

  一提到红白喜事,不少人就会想到一些陈规陋习、大操大办等等。可是,在垦利区董集镇的七井村,多年约定俗成的陈规陋习悄然间不见了,村民们操持红白喜事正变得更加方便省心。而这些改变还要归功于村里的红白理事会。

  说起七井村的红白理事会,村委会主任裴洪章如数家珍:“七井村在2015年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开始规范红事办理流程和白事办理流程,并组织全体党员首先签订承诺书。”在开展移风易俗过程中,七井村红白理事会循序渐进,并别出心裁地为办理婚事的一对新人颁发了“奖状”,奖状内容包括“三个不提倡”——不提倡借婚姻索要彩礼、不提倡借婚礼嬉闹新娘、不提倡借婚事大操大办,并用漫画方式祝福新人百年好合、孝敬老人、家庭和睦。在丧事办理上,村集体则购买了一套移动式灵棚、音响设备等,免费给村民使用,既节约资金又提供便利。

  说起这些变化,裴洪章简单算了一笔账:“红白理事会成立当月,村里就有喜事2起,白事1起。这三起红白事全部按新标准执行,一下就节约3万元左右。”慢慢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了村里红白事的常态,红白理事会的做法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赞赏。“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以来推行的‘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方法让我们省心、省钱又省事。很好啊!”村民胡洪国竖起大拇指笑着说。

  除了村里的红白喜事,七井村还积极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村文化大院里,8块造型别致的移风易俗工作展示栏格外显眼。这8块展示栏分别展示了七井村“崇德七里井、尚贤七井人”的信念力量、七井村村名的由来、村里选出的“七贤女、八贤士”以及移风易俗公示情况。七井村还高标准打造了乡村历史文化展厅和儒学讲堂,邀请传统文化协会的老师、镇村道德模范、本村的大学生等,为村民、青少年讲授传统文化、礼仪道德,形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良好风尚。村里也形成了更加文明的村风民风。2016年1月,七井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在董集镇,七井村的做法已被全面推开。通过村规制约、文化培育、道德讲堂、乡贤示范等有力措施,董集镇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归纳总结了一套工作法。该镇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大力宣传中华孝德文化,提倡简约婚礼、文明婚俗,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素质教育。同时,强化规章制度,指导各村依法制定和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立移风易俗公开栏,把“董集好人”“董集好人家”以及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和移风易俗工作有机结合,挖掘和宣传身边涌现的先进典型,发挥引领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除陋习树新风。该镇还将“道德评议、移风易俗”纳入镇政府、村委会年度重要工作,将“道德评议、移风易俗”纳入镇人大督察、视察重要内容,鼓励人大代表和镇、村干部率先树样子,当典范,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倡树新风。(记者 张利波 通讯员 程永锋)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