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好人故事会】一份责任 十四年坚守——记利津县看守所所长王洪亮

  王洪亮(左二)在为职务犯罪人员进行廉政道德文化教育。 (资料片)

  王洪亮,现任利津县看守所所长。

  看守工作单调枯燥,封闭艰苦,风险高、压力大,但王洪亮在铁门高墙里一干就是14年。在从事监管工作的14年里,他始终站在打击犯罪的前沿,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016年,在王洪亮的带领下,利津县看守所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监管部门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单位”、“全国看守所‘五化建设’成绩突出单位”、“2014-2015年度全国标兵看守所”、“2015年度一级看守所”。

  抓管理带队伍,他身体力行

  当前,看守所社会关注度高,关押人员的维权意识也强。王洪亮感到,监管形势愈发严峻,要想保障监所绝对安全,就必须在工作方法上创新。

  2014年8月,利津县监管场所一体化工程正式启用,羁押在原看守所的在押人员全部安全转移至新址。

  搬迁之前,王洪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为确保顺利搬迁,从2012年到2014年三年时间里,王洪亮协助考察、设计建设方案,最终将新看守所建成了一个集实用、规范、智能、安全为一体的标准监所。搬迁前,王洪亮二十多天没有回家,模拟新所运行方式,制定搬迁实施方案,调研搬迁路线,组织民警开展了四次实战演练。

  在新所建设过程中他超前谋划,到上海、杭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学习信息化建设,将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信息化软件建设统筹推进,以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发明了简单实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监所综合管理平台。今年1月,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信息化应用先进单位,利津县看守所接受了公安部组织的全国专家团进行的验收。一位广东省的专家说:“利津县看守所虽然有很多地方学习了广东的经验,但是广东省却没有一家看守所在创新应用和使用效果上能达到利津县看守所的水平。”

  为防止在押人员脱逃事故发生,王洪亮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出了双管双控勤务模式。他将监室门设置成AB门,一名民警不能单独开启。“开门时,一名民警在监室刷卡请求开门,监控室大屏幕弹出画面,门禁系统语音提示请求开门,待监控中心民警确认好信息后,再二次刷卡远程开门。到了夜间全部门锁一键锁死。”王洪亮介绍,这一模式的应用,彻底解决了看守所内一人开启监门的风险问题。

  注真情重感化,他心细如发

  “虽然判了我死刑,但我还是得说感谢,没想到王所长还对我这么好。我病了王所长给我擦汗喂药,是王所长把我从死神那里拽了回来,我应该受到法律公正的审判。”在押人员徐某在接受法院判决的时候说。

  徐某作案后自杀未遂身上多处刀伤,生活不能自理。王洪亮带领民警天天陪他到医院换药打针。为帮助其化解自杀情绪,恢复生活信心,他专门到北京学习心理沙盘治疗。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徐某恢复了健康,认罪伏法并顺利配合办案单位走完法律程序。

  “监管工作不仅要管,更要重教,要想方设法引导在押人员回归正途。”王洪亮不断探索,因人施教,尽最大努力保障在押人员的正当权益。14年来,他共管理教育过4300多名在押人员,重新犯罪率不足6‰。

  为消除牢头狱霸,保障监所安全,王洪亮创造了清零管理新工作方法。定期将监室内在押人员进行分散重新整合,每到一个新的年度,重新组建监室,不同年份羁押的在押人员不混押、不见面。这一管理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公安部监管局的肯定,并在全省监管系统予以推广。

  由于管理规范严格,利津县看守所成了各办案单位心中的放心所。有些急难险重的特殊案犯,各办案单位都想关押到利津看守所。新所投入使用以来,先后为省、市等多个单位,异地羁押重大案犯25名。

  对自己对同事,他一身正气

  自身净,自身正,才能自身硬。王洪亮对自己约法三章:以身作则,凡是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民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徇私情,不滥交朋友;廉洁自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在同犯罪分子斗争中,糖衣炮弹有之,威胁恐吓也在所难免,但他铁面无私,敢于碰硬,忠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身正不令而行,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利津县看守队伍风清气正,受到众多人的赞誉。

  十几年来,他从民警干到所长,始终坚持在一线值班,与同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因为常年值夜班的缘故,作息不规律,他犯下了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毛病。同事们关心他,“队伍这么多人,所长您就不用亲自干了。”可他总是说,“十几年都习惯了。”“看守工作责任大,二十四小时得有人值班,多一个人值班就能让同志们多休息一会儿。”副所长张国栋说出了实情。

    有人问,王洪亮是怎么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的?他说:“很简单,就是保持党性和不断的学习。咱是个党员,就要听党组织的话,干好组织安排的工作。”14年来,他时刻提醒自己是名党员,做人做事都要有个党员的样子。 (记者 李言心)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