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农村电商让致富路更宽广

  “包装要再结实点,单号要仔细核对好……”日前,在东营区龙居镇十三图村的皓焱妈妈爱婴坊,负责人史玉莲正在叮嘱发货前的注意事项,其他工作人员在熟练地打单、配货、包装、称重,一批批包裹即将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皓焱妈妈爱婴坊是一家主营各种婴幼儿床品、棉衣等手工棉制品的淘宝店铺,今年是史玉莲经营它的十一个年头。过去,史玉莲是一名地道的农村妇女,针线活好手艺在十里八庄小有名气。接触到互联网后,她便瞄准了电商这一陌生新奇领域。“刚开始就寻思着城里人稀罕手工棉被,咱龙居棉花品质这么好,我也有点手艺,做个棉被卖个特产,应该能够补贴点家用。”

  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亲民价格,史玉莲的店铺大受欢迎。为满足客户需求,保证棉花质量以及供给,她又带头成立了东营区众赢棉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合作社现有社员40余人,其中,手工制作团队30余人,设计、美工、客服等10余人,拥有数万粉丝,去年总销售额达460余万元。来这里做工,每月能收入几千元钱的王大姐说:“多亏玉莲姐带我们搭上电商‘快车’,奔小康我们速度快着呢!”

  在龙居镇,靠电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还有常家村的常雪峰、高艳艳夫妇。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夫妻二人,本着带领乡邻致富的初心,回来创办了永事达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儿童玩具、儿童头饰、仿真工艺品等。“我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最远能卖到韩国和非洲,往年线上年销量达百万件。”常雪峰介绍说,厂里现有五六十名工人,基本都是周边村的村民,工作按件计费,工人一个月最多能收入四五千元。每天既要处理大量网络订单,还要指导工人干活的常雪峰,忙碌是常态。他说:“忙点好,忙起来心里才有底,忙起来乡亲们的生活才能越过越红火。”

  互联网正在龙居镇的乡村中激起“千层浪”,为农副产品插上数据的翅膀,农村电商也已成为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