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北于村:蛋鸡养殖啄开“致富门”

  “咯咯咯、咯咯咯”……

  近日,走进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北于村养鸡大户于旺山的鸡舍,只见一排排鸡笼整齐有序,鸡舍采取全密闭饲养方式,喂料、光照、通风、温度、饮水可实现自动化管控。“现在养鸡一年能挣20万元,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谈到养鸡,于旺山笑得合不拢嘴。

  为更好地控制鸡舍温度,给蛋鸡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于旺山的鸡舍设置了完善的排风系统和温度环境系统。他介绍,在北方地区养殖蛋鸡,温度和通风条件尤为重要,如果缺失恒温系统,冬季就会给蛋鸡带来伤害,鸡舍添置暖风机,可以实现热空气循环利用,有效解决养殖场温度分布不匀的问题,让蛋鸡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减少鸡苗由于局部高温造成的争先取暖、踩踏致死的概率。

  “现在我们喂料也非常省事。”于旺山边说边演示:“这台行走式喂料机,一人就能操作,一台喂料机可喂多个鸡舍,而且喂料均匀、不撒料,更加省时省力,有效解决养鸡场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成本。”

  为了加快鸡场建设,于旺山为鸡舍配齐了机械化设备,为蛋鸡提供了有利的产蛋条件。同时,于旺山还在今年年初注册了“于氏蛋业”品牌,通过引进新技术、发展新品种,进一步提高鸡蛋品质。如今,他的鸡蛋走俏市场,带来了可观利润。

  像这样的鸡舍,北于村共有6个,共养殖蛋鸡7万余只。以前村里的蛋鸡养殖规模小、人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养鸡收益有限,现在却大有不同,在政府扶持下,北于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蛋鸡养殖,实现了“人管机器、机器养鸡”新模式,效益也逐步上升,全村乡亲靠着机械化养鸡新模式,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凤凰城街道坚持健康养殖理念,鼓励养殖户运用自动化机械设备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着力推动养殖业发展,并以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产业发展引领区、基层治理创新区、美丽乡村样板区”为目标,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为农民增收致富贡献能量。

(记者 贾重霄 通讯员 樊爱钟明)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