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不等人,防控不松懈。
在部分地区重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东营日报“产财一线”栏目继续“复盘”,本期从无纺布这一重要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中,看我市企业今年在第一季度中所经历的“紧张时刻”,为无纺布等相关医疗物资生产提供媒体观察的参考。
表为我市主要无纺布生产企业产能数据。
认识无纺布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各种医疗防护用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最紧俏的商品,其中,有一种原材料用量极大,这就是无纺布。
“将透气膜和无纺布经过喷涂热熔胶之后进行复合就得到了复合透气膜,是做医用防护服的材料。如果复合膜剥离力大于2牛就是合格的,我们公司生产的能达到5牛,保障防护服在穿用过程中不会被分离。”6月3日,在位于广饶县花官镇的山东恒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成文奇用力撕开一块白色透气复合膜并解释,“剥离指标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辊压力等生产工艺密切相关。”
无纺布(Non Woven Fabric或者 Nonwoven cloth)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所以又称不织布(非织造布),是由定向或随机纤维构成,为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等特点。由于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无纺布在医疗卫生、工业、农业等多个行业有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无纺布可分为水刺、湿法、纺粘、熔喷无纺布等多种类型。产能方面,服务于疫情防控需要,各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产能方面的提升。根据市工信局原材料与消费品产业科及记者调查统计,几家主要调度企业的产能数据如表中所示。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无纺布企业的生产常态——
无休、扩能、转产,克服一切困难保供应
今年是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也是公司经历的一个不寻常的年份。
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熔喷布生产场景。
疫情中口罩尤其是医用N95口罩紧缺,而熔喷无纺布用在医用口罩中间层,是对病毒起过滤作用的核心原材料,被媒体报道称为医用口罩的“心脏”。由于“一布难求”,作为全国最大的、拥有国内产能十分之一的熔喷口罩滤材生产企业,俊富公司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6月11日上午,在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俊富公司的一间简易办公室里,总经理黄文胜正在忙碌着,电话铃声不时响起,黄文胜与对方沟通着公司为打破国际垄断而布局的液体微孔过滤材料项目建设事宜。
“这不算什么,最多的时候一天二三百个电话,都是要熔喷无纺布的。”黄文胜平静地说。
“400吨材料可以做四亿只口罩,不够全国人民一天的用量,而熔喷布的扩产速度关系着一线医生的生命安全,所以刚开始天天处在一种比较焦虑的状态。”黄文胜表示,从1月21日到现在,工厂10条熔喷线、4条纺粘生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1吨N95熔喷材料可以做35万只左右的N95口罩,疫情中他们急速改造生产线,五天时间将N95熔喷布产能从1吨/天提升至5吨/天,也即每天可保障165万只口罩的原材料需求,能够满足湖北一线一天160万只N95口罩的用量,兑现了对国家发改委联防联控组前来调度时的承诺。4个月间,俊富公司共生产熔喷布2200吨,可供生产口罩22亿只。
与俊富一样,为了给下游口罩及医用防护服企业源源不断提供原材料,我市无纺布企业服从国家统一调度,连轴转、扩产能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由于外地员工无法按时回来,本地员工往往是由三班制适应为两班制,机器则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东营市神州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内生产场景。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市神州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刚健说:“很多老客户盯在我们这里,如果有更紧急的订单就要看有没有插单的时间。”神州公司隶属于东营市金石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生产无纺布的国有企业,几年内神州公司先后建设了2.5米、3.2米幅宽两条SS生产线,1.8米SSS生产线以及2.4米SSMS复合生产线,过硬的产品质量使他们赢得了一批新客户的青睐。
图为山东恒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场景。
在广饶县花官镇,山东恒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海涛说:“平常需要160人,大年初三开工的时候是80人,我们把印刷、分切等车间的工序先停了,根据实际情况调配,临时组建生产班组。”疫情防控期间,恒鹏公司生产3750余吨复合透气膜,向北京、辽宁、湖北等地发送千余吨。
山东海威卫生新材料有限公司将生产的复合透气膜发往湖北。
在广饶经济开发区,山东海威卫生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明发荣说:“有一次,一台复合机上控制机器转速的变频器出现故障,发现省内无法买到后,我们直接派人到福建的设备厂家那里买了回来。”海威公司是我市最早涉足透气膜生产的企业。2003年,公司主要生产建筑行业用的无纺布,2008年全线生产医疗卫生用无纺布,2013年又开始生产复合透气膜,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海威公司生产的复合膜在抗菌性、阻燃性、抗静电、耐磨、透气透湿量等技术指标上都做到了国内领先。复合透气膜不仅可以生产防护服、隔离服,还可以生产医疗康复垫、医疗铺单。明发荣表示:“疫情期间,我们全力生产防护服面料,优先满足国家调拨需求,为国家防疫工作尽最大努力。”此间,海威的“战绩”是,以3000吨复合膜的生产保障了1100万套防护服的生产需要。
这期间,我市有的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转产无纺布下游口罩产品生产。“这是生产KN95口罩的设备,这五层布同时压制出来就成为了口罩。”6月8日下午,走进东营一二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不到20摄氏度的10万级洁净车间,四条口罩生产线上一只只口罩不断被生产出来。今年2月13日进行项目论证、2月18日立项选址进行人员配套、3月2日第一片口罩产出、3月31日办理完成医用外科口罩资质……一二八公司的诞生创造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般的速度。
东营一二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口罩生产线。
公司董事长万凯凯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发现,东营市还没有一家专门的医用级口罩生产厂家,我们集团决定快速上马口罩生产。”一二八公司的母公司为山东广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能源贸易。作为退役军人,万凯凯干事总是雷厉风行,“我们的人员盯靠在设备生产地,技术人员送出去培训学习,10万级洁净车间用了10来天就建成了,可以说,所有人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第一片口罩出来之后,3月3日我们就送到省里进行检测。”万凯凯说。通过各项产品检验后,很快,公司向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以及国内部分地市、市内学校乡镇等捐赠了数万只口罩。
3月1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保障组向我市重点调度的无纺布生产企业发来感谢信,对企业全力抗“疫”给予充分认可、赞扬、鼓励,东营企业用每一个加班加点的日日夜夜证明了企业实力与担当。
直面市场变化
我市无纺布企业看重品牌力量
“从2月份到4月份,熔喷布价格暴涨。第一次在3月份,价格很快暴涨到30万元一吨,俊富定价在15万元以内。第二次暴涨在4月份,随着口罩厂越来越多,熔喷布从30万元、40万元一路涨到70万元,俊富则稳定在20几万元。”俊富公司曾先后参与过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保障供应,对市场行情的变化,黄文胜说:“跟之前一样,有的厂家很快上口罩、无纺布等生产设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能紧张,但在后疫情阶段,很可能会面临倒闭。国内好的N95熔喷布生产厂家有一二十家,现在则有几千家,不少人是抱着赚快钱的心理来做企业。市场具有逐利性,但企业家要有定力与耐力。”俊富公司用20年时间做一件事情,当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他们凭借过硬技术沉淀和优质产品尽到了企业责任。
孙刚健拿出一份神州公司于今年4月12日发出的通告给记者看。通告中要求公司各部门做到:“要严格要求产品质量,坚决不能因为赶生产、提产量而把产品质量标准丢掉,越是关键时期越要体现神州品质;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被当下的市场乱象所左右,严格执行公司的定价政策,不能哄抬价格……”
经历前期疫情的考验,我市无纺布及相关企业在企业发展战略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走差异化路线,恒鹏公司新上了年产4.8万吨弹性非织造材料项目,用于生产口罩弹性耳带;神州公司年前本来打算新上一套3.2米SSMMS设备,用于生产高端医疗、卫生材料及复合无纺布,如今进一步提升日程;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的一二八公司正在布局本集团的生物医疗产业链;俊富公司则正加紧建设15000吨/年液体微孔过滤材料项目,保证公司在行业内保持技术领先。
“我们是国内熔喷无纺布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实际上,国内的标准并不比国外差,医用防护口罩并不比美国N95口罩差。俊富也可以从材料上支持口罩生产企业创世界级品牌。”黄文胜充满自信地说。
(记者 刘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