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产财动态|带你了解5月份东营最新产财动态

  ●我市6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顺利通过评价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9年评价结果,我市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评审结果为“优秀”,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评审结果为“良好”,山东胜通钢帘线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评审结果为“基本合格”,均顺利通过评价。运行评价是依据《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运行评价。

  ●建立指标评估体系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为全面、客观反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三年来的基本情况,市委、市政府责成由市发展改革委和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三年初见成效”评估工作。参照省里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监测报告制度,我市制定了《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评估工作方案》,初步建立新旧动能转换指标评价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创新发展、动力活力4个方面、24个主要指标。下一步,将根据指标体系扎实展开评估工作,总结经验成效、找准问题短板、制定强力措施,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再上新台阶。

  ●市发改委积极做好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自职能划转以来,市发改委通过明确调运流程、购置救灾物资、确定物资储备场所、完善储备制度和工作台账等举措积极做好市级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确保灾情来临时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出台2020年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确保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

  《东营市2020年度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突出抓好“十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5+2+2”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兴动能,要在特色产业转型发展、优势产业动能提升、未来产业培育壮大、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双招双引”对外开放、工作推进支撑体系七大项内容上见到成效,力争全年“四新经济”投资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确保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

  ●专项债争取工作取得新进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油价大幅波动、减税降费翘尾等因素叠加影响,当前财政面临减收增支的严峻形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凸显。市财政局会同市发改委及有关市直部门、县区、开发区,积极谋划、申报专项债项目,加大对上协调争取力度,随同分管市长多次赴财政部、省财政厅,汇报我市财政运行情况,对接国家相关政策信息,多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为我市经济发展抢抓机遇,赢得空间。截至目前,我市共争取2020年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资金87.4亿元,较去年全年额度增加1倍以上,位居全省第6名(不含青岛)。债券资金主要用于我市公共卫生、农林水利、能源、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及社会事业等重大领域,专项债券争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财政局通过加快文旅集团整合划转进度、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审计工作、推进文化资产监管意见制定等举措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我市举办政银联动支持炼化企业原油采购签约仪式

  为落实中央“六稳”“六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整合国企和金融资源,支持炼化企业抢抓窗口机遇,及时进口低价原油,助力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实现平稳健康发展,5月15日,我市举办政银联动支持炼化企业原油采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7家银行机构分别与市融资担保公司、10家炼化企业进行了签约,共为3家炼化企业签订授信支持合作协议,为7家炼化企业签订授信支持合作意向协议,预计可为炼化企业新增授信20亿元。

  政银联动支持炼化企业原油采购,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应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解决疫情冲击下企业复工达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的重要举措。为稳定全市炼化行业发展,我市专门制定了支持炼化企业原油采购的实施方案,按照“企业自愿、多方合力、政策最优、风险可控”原则,最大限度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炼化企业,抢抓时间窗口进口低价原油,助力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解决企业实困助推科技型企业服务现代农业

  5月13日,市科技局驻软件园复工复产服务队带领汇佳科技、市农科院、中国移动等相关企业赴寿光市考察智慧农业发展情况,了解了世界领先的农业发展模式、“政府+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产学研融合的成果研发和转化模式,为我市科技型企业与现代农业深度契合提供了有益参考。

  ●我市新增1家科技金融合作银行总数已达15家

  近日,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东营银行三方签订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合作协议,我市科技金融合作银行已达15家。近年来,东营银行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中积极作为,与市科技局开展合作,先后为我市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并设立了开发区专营支行服务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融资。

 ●市市场监管局实施精准计量服务

  2020年5月20日是第21个世界计量日,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为“测量支撑全球贸易”,中国特别主题为“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2020年世界计量日主题和中国特别主题,顺应当前形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工作人员在安兴北区南门,组织大型现场宣传、免费检定服务活动,市局计量科、市局特监科、市计量所、市局第六党支部、市电力公司、部分眼镜店等单位,现场免费检定人体秤、血压计,免费清洗眼镜,受邀前来的体检机构医护人员免费测血压,开展燃气表、水表、电表、热量表等计量器具以及用电知识现场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同时,组织计量检验鉴定人员到加油站进行专项突击检查,经现场检查和计量检测,感官检查合格,加油机误差为0.02%,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0.3%。目前全市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24项,每年检定校准各类计量器具21万余台件,为我市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计量基础保障。

 ●市科协组织开展智库专家进企业服务活动、开展招才引智暨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对接活动

  为服务我市科技型企业积极参与中国科协、山东省政府“第22届中国科协年会”,精准对接国家级学会科技服务,结合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近日,市科协组织市科普服务中心、市科学技术促进会和中国科技开发院东营蓝马孵化器有关专家,到山东中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服务对接活动。

  5月11日,市科协开展招才引智暨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对接活动。专家组一行先后到培思创客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山东广域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华信智能、东营维星文化传媒等企业,调研了人工智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就在东营设立山东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高端学术交流等深度合作事宜进行了意向性沟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制定《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通过实施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解决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和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方案提出,要扎实落实完善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建立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园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高风险园区安全管控、夯实园区信息化和应急保障等安全基础等任务措施,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三年行动,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化工装置或储运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率、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需均达到100%;7个省级化工园区、25个重点监控点的危险化学品储罐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配备率达到100%;园区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达到100%。

 ●5月份我市“双招双引”成果

  5月7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3.65亿元。

  5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东营果树专家工作站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5月11日,全省重点外商投资项目视频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我市共5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4.5亿美元,合同外资1.68亿美元。

  5月18日,空港产业园航空产业综合配套工程PPP项目签约。

  5月19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万达石化研究院揭牌成立,成为第一支入驻山东省高端化工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研究机构。

  5月24日,新希望六和东营聚落开工仪式在东营区龙居镇举行。

  5月25日,东营高新区与北京威普斯科技有限公司钛及钛合金新材料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一期拟建设钛及钛合金、钛铝及高温合金、铜铬锆合金、3D打印精密制件生产线,二期建设钛及钛合金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打造新材料产业园。

  5月27日,垦利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华润清洁能源开发建设、天津天智精细化工、高效设施农业+文旅、深圳依蒙科技智能终端、10000吨/年高纯度三氟化硼-聚醚胺络合物、天邦年产70万吨猪饲料生产线建设等6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63亿元。

  5月26日,京东教育研究院华东分院暨京东(东营)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5月29日,广饶县“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13.45亿元。

  5月29日,利津经济开发区“双招双引”推介暨创智绿谷首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2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70亿元。

  5月29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实施“就选东营”大学生专项引进计划,以市外高等院校东营生源学生和市内高等院校(含技师学院)学生为重点,力争每年新引进大学生1.5万人以上,打造我市“人才蓄水池”。

(记者 刘冬辉 李志霄 刘卫卫 通讯员 林志凯 张明路 杨翰林 陈建林 刘新东 孙文龙 薄纯艳 尚宁)

=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