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志愿服务常态化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大早,广饶街道国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室里异常热闹。水滴公益的志愿者们有的正在收拾工具,有的忙着迎接老人们的到来。原来,这是国安社区多年来一直坚持的“银丝关爱”服务项目,与共建单位团县委组织的志愿者为60岁以上老年人义务理发。

  不一会儿,前来理发的老年人就排起了队。志愿者们一边与老人亲切地聊着家常,一边忙活着。“每次你们来都解决了我的难题,儿女工作忙,外出理发不方便,你们不嫌脏也不嫌累,真是太感谢了!”理发的王大爷高兴地说。

  为将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国安社区建立了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齐心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助残助困、文明宣传、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根据居民需求,创新推出“矛盾纠纷调解”“银丝关爱”“守望夕阳”“假日爱心学校”等10余个特色服务项目,真正为居民排忧解难。

  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广饶县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搭建了(县)中心、(镇、街道)分中心、(村、社区)实践站、实践互助会为主体的“四级”组织架构,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县级层面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筛选一批政治过硬、作风扎实、有专业特长的专兼职人员,积极组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目前全县已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67支,注册志愿者达2.1万人;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吸引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加入,今年已发布2批共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全部认领完成。同时,依托村级实践互助会,组建村民互助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用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

  在广饶县新时代文明中心融媒体工作平台上,来自稻庄镇高庙村的高文超发布了一条微心愿:想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分别买一套新衣服。高文超身体患有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全靠妻子一人抚养两个孩子。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两个孩子不能时常拥有自己的新衣服。广饶县蒲公英爱心助学协会在平台上看到高文超的微心愿后,组织了10名志愿者一同走访慰问了这个家庭,不仅为两个孩子带去了新衣服,还有新文具、生活用品等。

  依托文明广饶微信公众号,广饶县设计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媒体工作平台,将广饶县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全部纳入网上平台,推进了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各镇街、农村(社区)的“融媒体”工作平台系统均设立专门管理员,促进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规范化运行,目前已有近3.8万名群众注册成为系统会员并常态化参与活动。探索实行学员积分制管理,建立“学员积分台账”,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创新设立“微心愿”特色栏目,各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将日常走访收集整理的困难群众“微心愿”经镇街核实后发布到平台上,由志愿组织认领并帮他们完成“微心愿”。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已发布微心愿190多个,认领150余个、完成“微心愿”129个,传递了社会爱心和正能量,增强了基层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记者 李怀苹 通讯员 谭芳 刘辉)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