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基层看落实】六合街道:农业大项目发力 助推特色农业发展

  春暖花开时节,在河口区六合街道这片沃土上,年产5万吨的山东晨阳菌业、总投资3.3亿元的肉牛屠宰加工项目等农业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特色农业的新篇章正被勤劳实干的六合人谱写。

  “我们想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来帮助农民增收,正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开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农业现代化新局面。”六合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冯树彬说,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

  特色农业从哪儿着手干?六合街道选择在莲藕产业上做文章,沿东黄河故道和河王渠两岸布局莲藕种植和鱼藕混养,进行整体规划、政策引导和设施配套,本着成熟一片发展一片的原则,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莲藕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建成万亩莲藕基地。同时,在特色养殖方面,六合街道依托晨阳菌业、澳源肉牛、黄河方舟等龙头企业,全面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发展城郊旅游、物流运输、肉类产品精深加工等附加产业,推动畜牧业实现量的积累、质的提升。

  “梅家的菜、后毕的虾、六合的辣椒、老庙的鸭……”这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正是六合街道特色农业的写照。农产品要想实现“产销两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点,六合街道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

  在西部瓜果蔬菜、东部辣椒莲藕两大特色农业片区,六合街道逐步实现土地退出使用农药、化肥,重点发展可追溯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中部淡水养殖、北部畜禽养殖两大特色农业片区,六合街道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不断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程序,建设无害化病死畜禽临时收集点,全面做好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俺们村的老百姓都喜欢来梅家村买蔬菜水果,这里的大棚蔬菜、水果都是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吃起来非常放心。”正在梅家大棚购买西芹的附近村民高兴地说。

  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六合街道持续加大用于“三农”的支出,进一步推进龙头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行“市场+平台+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培植各类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等现代农业平台和载体,探索实施以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瞄准目标定位,六合街道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求实的精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记者 郑靖靖)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