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18年,我市着力谋篇布局,明确目标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同步推进实施,拉开了新时代东营发展的新格局。2019年,新起点上能否实现新突破,关键在“落实”二字。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要作为“工作落实年”,集中力量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取得扎实成效。会议对全市重点工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融合、聚焦、开放“三大战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和五个“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到工作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时代的气质与风貌,是由实干定义的。人人争当实干家,勇攀改革新高峰,新时代东营发展的目标任务必将在实干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要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作为一个工业大县,广饶县正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目前,广饶县落实山东省工业转型升级“1+22”方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乐安新区、省级化工园区、省级轮胎产业园区建设,加速经济提质增效。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广饶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智慧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等重点产业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工业是我市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的主力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振波表示,要牢牢锁定“高质量”这一核心,聚焦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政策落实、困难帮扶、问题破解强化服务,着力深化“两化融合”提升智能、跨界融合提升层级、质量品牌提升价值,切实增强项目带动力、技术创新力和集群聚合力,全面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构建具有东营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邵红双说,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个总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打造创新服务高效、高端资源聚集、产业充满活力的“智慧高地、创新之城”。具体来说,一是聚焦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探索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引进模式,鼓励整建制引进或合作共建研发机构,以项目引进人才,以平台留住人才。二是聚焦双创平台提质升级。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支持企业兴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推进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三是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实施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计划、新兴产业育成图计划,培育具有创业创新引领能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实施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实施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这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坚定不移推进实施。
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市委书记李宽端强调,既要强化融合的意识、树立融合的理念,又要围绕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区域融合、军民融合,研究具体的切入点、突破口。城市的核心是人,推进城市化必须坚持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气秀,让市民工作和生活得更方便、更美好。实现这个要求,必须坚持规划引领,搞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设计。
市自然资源局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展了《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同时还起草了《关于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意见》,加快构筑“一主、一副、一次三组团、多地区中心”的城市格局。在规划引领下推动城市精明增长,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


放大镜聚光燃火,因为聚向一点。只有坚持聚焦、持久发展,才能激发活力。实施聚焦战略,既要明确聚焦方向,又要聚焦重点领域奋力攻坚突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全市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行区的产业布局,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谋划,集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确立构建“3+3+2+X”产业体系目标。即,转型提升有色金属、现代海洋、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新材料、石油装备、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创新培育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先导产业,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优势、做优特色,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实施开放战略,既要坚持全方位开放,又要推动高水平开放。市委书记李宽端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今年将狠抓双招双引,聚焦世界500强,聚焦欧美日韩,聚焦台湾香港,充分挖掘我市企业、产业、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利用一切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和资源,组织企业和园区参加国际和地区合作,千方百计扩大引进和使用外资的渠道和规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组织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引导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优质日用消费品进口,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稳定增长。同时,引导企业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到主要原材料产地、重要能源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境外投资、国际产能合作、股权收购和技术服务。
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和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重点工作突破见效
落实好今年各项重点任务,“四项重点工作”是关键,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是抓手。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按照年度工作安排,落实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在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环境打造、金融动能转换、推进旅游富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突破见效。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发展的支撑。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今年,我市围绕全市“5+2+2”产业和“四新”方向,聚力补齐发展短板和民生改善,精心筛选了总投资2364亿元的155个重点项目。市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李友堂介绍说,与去年相比,今年大项目数量明显增多、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对这些项目,要逐一落实包靠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为全年项目实施开好头、起好步。同时,加强项目调度推进,组织责任单位细化时间节点,制定实施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对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复杂问题进行快速决策,全速推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双招双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标任务、推进举措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比实在、拼实干、创实绩。市投促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突出以县区为主力、以园区为主战场、以企业为主体,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创新体制机制,引入市场化模式,实行绩效化管理,激发内生活力;优化园区产业功能布局,统筹资源、统一规划,制作产业地图,更好发挥园区载体平台作用;创新招引方式,探索高效管用的形式,实现精准化专业化招引;强化项目推进服务,协调解决落地难题,推动全市上下尽快动起来、热起来,再掀“双招双引”热潮。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部署,围绕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高标准编制“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与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围绕建立旅游投资开发平台、策划建设黄河口文旅小镇项目、加强城市旅游品牌宣传等方面达成共识。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家敬说,下一步,将召开“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会议,围绕推进“河海交汇”河上游线、“黄河入海”观鸟园、黄河口文旅小镇、黄河文化馆、黄河科技馆、石油科技馆等重点项目,落实责任、明确期限、挂图作战。同时,深入推进华侨城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建立旅游投资开发平台,加快推动黄河文化、湿地文化、石油文化等特色资源开发,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新产品。(记者 李怀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