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黄河入海流路42年

  黄河的最大特点是沙量大。沙多是宝,正是黄河带来的泥沙创造了美丽的黄河三角洲。沙多又是害,黄河由东营入海以来,出海口屡屡被泥沙淤积,出水不畅。在以宁海为顶点的三角洲洲面上,黄河入海流路频繁发生分汊、决口,导致尾闾流路多次变迁。

  从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1946年,黄河尾闾决口、摆动、改道达50次,其中黄河河口摆动幅度大的改道就有6次;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又是小水三河并行、大水漫流横溢的黄河入海流路;1953年,当时的垦利县经上级批准在小口子村附近人工挑挖引河,使三河归一、黄河改道神仙沟;1956年,黄河入海口处的小沙汊河卡冰阻水,黄河入海被迫北走刁口河……

  “大孤岛,人烟少,年年洪水撵着跑。人过不停步,鸟来不搭巢。”成了昔日黄河三角洲的真实写照。

  黄河入海口十年一改道,流路不稳定的特性不仅造成河患频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而且束缚着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影响着丰富石油资源的开采。

  1976年5月3日,面对西河口的紧急汛情,国务院同意黄河入海口改道清水沟。5月21日,黄河在罗家屋子成功截留,自此黄河由刁口河流路改道清水沟流路,成功掀开了人工控制黄河入海流路的历史,使得黄河在下游自然大改道的历史成为过去。

  在各方面专家推动,国家及相关部委的决策支持下,黄河清水沟流路逐步进入了系统治理新阶段。1988年,“市府出政策,油田出资金,河务部门出方案”的三家联合治河方案出台。随后,黄河口疏浚治理前线指挥部成立,在黄委和山东河务局的支持下,黄河河口管理局的探索努力中,“截支强干,工程导流,疏浚破门,巧用潮汐,定向入海”的河口治理方案成熟并付诸实践。

  1988年至1993年,先后截堵支流汊沟80多条,延长加高北岸大堤14.4公里,修做导流堤53公里,修建控导护滩工程3处,险工3处,清除河道障碍2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土方1449万立方米,石方10.69万立方米……疏浚治河的成功,掀开了稳定入海流路的新篇章。

  1996年至2006年,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得以实施,河口防洪体系初见端倪。堤防加固抬高与险工建设使防御洪水的能力由原来的64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0000立方米每秒。1997年开始,跨越7年时间、8次组织施工、历经3次调水调沙的河口二期治理工程——挖河固堤工程在2004年6月30日全部结束,共挖出泥沙1057万立方米,加固堤防24.8公里,疏浚河道总长度53.6公里。

  挖河固堤起到了降低河床、减缓淤积的作用,使同流量水位明显降低,为黄河入海流路稳定提供了保障。同时,利用挖出的泥沙加固了大堤,并将荒碱地改造成林木繁茂的堤防淤背区,使“挖沙”与“放沙”得以有机结合。世纪之交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通过多次调水调沙实验,清水沟流路出现比降加大、河势稳定的新局面。至2018年,黄河在清水沟流路稳定行水达到了42年。

  黄河是我市重要的淡水资源河流,对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命脉维系作用。一旦入海流路改道,黄河口的湿地生态系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脆弱的黄河生命更为困难。黄河入海流路的稳定,维系了整个黄河的健康生命,改善了胜利油田的采油条件,为胜利油田的生产建设、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东营市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和有利条件。(记者 李怀苹)

(责任编辑:刘冉)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