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河口区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积极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并结合河口区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措施,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奋勇争先。
蓝图已经绘就,实干赢得未来。河口区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工作目标,立足工作实际,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勇担重大国家战略使命,顺势而上,接续奋斗,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区而不懈努力。
聚焦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新引擎”。为乘势而上,推动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河口区深刻领会把握“五个牢牢把握”“四个高”工作原则,对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全部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确保项目快落地、快见效。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要素保障机制,加强土地、能耗等要素资源全区统筹,精准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手续办理和要素保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提高重点项目资源配置效率,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河口区将抓牢抓实“链长制”,推进好总投资411亿元的139个重点项目。延伸传统产业链条,加快构建链条强韧、特色鲜明的高端石化、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中车等龙头企业和渤中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加快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拉长、做强风电产业、油服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聚焦转型升级,全力护航产业发展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转型升级成为相关产业最重要的关键词。为加快产业改造升级,河口区将紧抓省市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工业技改提级、数字赋能增效三大行动机遇,深入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智能改造和绿色低碳改造,全力抓好总投资18.23亿元的30个技改项目,力争2022年全区技改项目投资增幅达到50%以上,确保石化产业70%以上骨干企业达到智能化,石油装备产业基本实现信息化。
同时,为全力服务保障企业运行,各相关部门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各项政策,着力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方面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以“阳光雨露”助力企业不断膨胀规模、壮大实力。以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为引领,持续深化区镇村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加强政务服务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体系,优化“政网邮合作居家办”服务模式,推动基层政务服务工作走深走实;通过数据共享、部门核查、告知承诺等方式,将相关业务的申请材料再精简20%、办理环节再压减30%、办理时限再压缩40%,力争全面实现政务服务极简办,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聚焦群众关切,着力巩固民生保障
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分析和处置,河口区将突出抓好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管控,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严防外部疫情输入扩散。守牢安全生产防线,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除隐患、保平安”综合整治行动,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同时,全面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动态,维护社会的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工作连着民心,也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程。河口区将认真落实相关民生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强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保障力度,筑牢民生保障体系,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办好2022年的12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记者 关晨歆 通讯员 侯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