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日本:中秋节不吃月饼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时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时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一些寺院在中秋节还会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
越南人的中秋节以孩子、鲤鱼为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每年中秋节,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提着鲤鱼灯出游玩耍,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泰国:摆仙桃、拜八仙
泰国人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每当泰国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参拜月亮。中秋桌上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向祈祷者传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桌上还摆满了“寿桃”和月饼之类美食。据泰国传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
◆韩国:家团圆,品松糕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秋夕在韩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全国上下就要接连放假3天,庆祝佳节。韩国“秋夕节”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女孩子们也会穿上艳丽的传统服饰,玩古老的跳板游戏。韩国也有独特的中秋食物——松饼。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时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
◆马来西亚:提灯笼游行
据了解,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中秋节时必定要做的三件事情是赏月、吃月饼、提灯笼游行。中秋节前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也铺天盖地。
吉隆坡一些地方会举行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非常热闹。
(记者 牛盼盼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