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利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让黄河滩变“金河滩”

  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一条条蒲叶交互穿插,近日在利津县北宋镇佟家村草柳编专业合作社,村民唐恩美正带领姐妹们一起忙着做草柳编。“原材料比较好找,就是蒲草、茅草、玉米皮,就地取材就能加工成工艺品。”唐恩美介绍道。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这曾是黄河滩区群众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在省派利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下,唐恩美和乡亲们的草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2018年9月,服务队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高家村距离滨州市博兴县仅四十公里,而博兴县是有名的“中国草柳编之乡”,产业发展非常红火。服务队便计划将草柳编产业引进北宋镇,作为居家创业项目在全镇推广。“服务队联系了博兴县的老师来教我们,带领我们外出考察,并帮我们销售产品。”唐恩美说道。在服务队的协调下,利津县人社局先后组织了16期草柳编技术培训班,带动北宋镇及周边20多个村、600多人加入草编产业,草柳编让村民收入不断增加,草编产业规模也越做越大。

  北宋镇坐落在黄河岸边,距离黄河岸线仅14公里,镇中8个村是纯滩区村,村民们曾饱受水患侵扰。服务队努力争取各部门政策支持,创新村台加固方式,推进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帮助群众实现了安居梦。同时,为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队邀请专家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壤情况进行分析,经过考察调研,决定引进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草药种植项目。“金银花一次种植,能够连续生产20年到30年,收益期比较长。但是对习惯了种植传统作物的村民来说,中草药种植是个新鲜事物,村民们不敢轻易尝试。”服务队队员时荣森说道。

  为了让村民们更快更全面地了解这个项目,服务队队员们分工合作,一组带领村民到其他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另一组负责与药企商谈收购。同时,为彻底打消村民的担忧,服务队多次与保险公司洽谈协商,让北宋镇的种植户们获得了山东省第一批中草药种植保险。金银花种植的第一年,村民们就获得了收益,每亩地纯利润大约1000元,丰产期时,每亩地经济效益能达到8000元至10000元。

  在服务队的努力下,北宋镇的村庄每天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乡亲们的小康生活正在一步步实现。曾经荒凉的黄河滩区,如今已是“药草花海、瓜果飘香”,黄河滩正蜕变为美丽的“金河滩”。

  (记者 贾重霄 通讯员 王玲玉 崔立学)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