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用好更要管好

  从年龄、收入,到外貌、喜好,各种数据成为企业绘制“用户画像”的重要资料。在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数据的不当收集和使用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有媒体报道,部分手机APP过度索取用户数据调用权限并私自进行数据贩卖。此前,有商家甚至在网络商城中公开售卖17万条“人脸数据”,涵盖约2000人的肖像信息。如何推动数据交易合法有序进行的话题,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随着大数据应用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市场主体愈发重视数据这一重要企业资产和资源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总的来说,数据交易流通将有效促进企业乃至行业效率提升。以地理位置信息为例,获取相关数据有助于企业更好了解用户生活习惯,智能匹配关联服务,从而实现产品信息精准投放。正是看到数据背后的利益,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进行数据非法收集、贩卖。

  一些不法交易客观暴露出数据资源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的短板。对此,一方面要规范数据交易,增加违法成本、堵上技术漏洞。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不断满足市场主体的数据需求,挤压非法数据贩卖商的生存空间,方能实现“良币驱逐劣币”。近年来,“数据是生产要素”已成共识,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数据流转渐成趋势,数据交易市场也应运而生。目前,各地大数据交易平台上线运行,行业机构、数据服务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竞相涌入,通过登记确权、需求匹配、数据配送、财务清算等环节,为数据流转创造了安全合规的交易环境。

  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数据安全则是数字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从趋势上看,完善统一标准,鼓励数据互联,打通部门、行业间数据孤岛,是数据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开放数据并不意味着任意使用,而要有法定界限。只有明晰数据交易边界、使用流程,才能让供应者更放心地将数据拿出来流通,让需求方更省心地获取所需数据。由此而言,数据安全法(草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可谓恰逢其时。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应用出现“井喷”之势。有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44ZB。激活海量数据资源,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关乎我国数字化转型进程,关系着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从产业角度看,我国数据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供应链和集采集、标注、存储、挖掘和安全等环节为一体的数据产业体系。加快数据安全立法进程,为数据交易打造加速器、织密安全网,必将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韩鑫)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