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打造“第二个家”
1月17日,是农历小年。一走进利津县明集乡王王村的农村幸福院,记者就被里面传出的欢笑声吸引了,原来是村里的王利明老人打牌的时候故意耍赖,“挤眉弄眼”的样子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自从村里建起这个幸福院,我们每天吃完饭就来这里打打牌,下下棋,跟老家伙们凑到一块拉拉呱,挺好!”王利明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们村共有154户,43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110人,家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有一半的老人是独居,不仅生活不便,精神上也比较空虚。”说起村里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村支书王春颇为感慨,如何提升村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王春介绍,明集乡不断加大农村幸福院建设力度,鼓励各村依托固有场地、设施设备等建设农村幸福院,王王村积极响应乡里的号召,在乡政府和驻村帮扶单位的资助下利用村里的文化大院建起了750平方米的幸福院。记者在这里看到,活动室、健身房、图书室、餐厅、浴室和理发室等一应俱全,有的老人凑到棋牌桌打牌、下象棋,有的老人在图书室翻看喜欢的书籍,还有的在按摩椅上保健按摩,老年人生活的空虚一扫而光,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子。
“开饭喽!”王春扯着嗓门喊起来,原来今天正好是幸福院的集中供餐日,中午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享用免费的午餐。老人们四人一组井然有序地坐到餐桌前,热气腾腾的豆腐丸子汤和西红柿炒鸡蛋从厨房里端了出来。“很多老人自己在家都不开灶,随便凑合一口就算,于是我们村‘两委’商量着由村集体出资,每周给老人们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饭,让他们吃顿热热乎乎的。”王春充当起服务员给老人们分发着碗筷。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村“两委”经过商议,决定成立志愿者队伍。这个决定一出,村里的党员纷纷报名参加,最终有8名党员组成了志愿服务队,轮流到幸福院打扫卫生、做饭、洗碗等。党员王芝军年轻的时候当过剃头匠,自愿给老人们理发,村文书王俊贤喜欢书法,负责教老人们写毛笔字,除了党员们,老人的孩子们也常来帮忙。“孩子们都很支持幸福院的建设,他们都说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有了这个‘家’,外出打工的他们心里更踏实些!”王利明告诉记者。
王王村的幸福院只是明集乡在农村幸福院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明集乡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将农村幸福院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清单,目前已建成东望参村、王王村、北张村、赵家村农村幸福院,让农村老人在农村社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记者 刘冬辉 通讯员 张艳丽)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