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市民族工作综述

  一个个少数民族家庭增收致富、一项项惠民政策让少数民族同胞感到温暖、多元民族文化齐头并进,各族群众正阔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蓬勃发展中的东营,正绽放灿烂夺目的民族团结之花。这些新气象新变化,得益于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民族工作的大力支持。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统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近年来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服务意识,围绕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等方面,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用各项工作的新成效展现主题教育的新成果。

  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特色养殖让少数民族踏上了“致富路”、手工制作让少数民族抱起了“金元宝”、技能培训让少数民族学会了“真本事”……我市坚持把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发展致富有机融合,一同谋划部署,大力实施“企业结对帮扶驱动+专项资金驱动+合作社驱动+典型示范引领驱动”的“四轮驱动”民族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助力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十二五”以来,我市民品企业录用少数民族员工1000多人,向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达1100多万元。利津三阳纺织有限公司设立民族发展基金,注入资金300万元,用于资助少数民族群众创业。我市自2009年起设立每年50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各县区也设立每年3至1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近年来,投入专项资金30多万元举办少数民族实用技术培训班,印发少数民族实用技术汇编,惠及500余户少数民族家庭。全市各级投入扶持资金100多万元,先后成立少数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个,辐射周边90%的少数民族农户,社员每年可实现人均纯增收5000多元。发挥专项资金引领作用和先富带后富积极效应,带动一批有创业意愿的少数民族户发展泥鳅养殖、手工制作等项目,收到了良好经济效益。通过大力实施少数民族帮扶工程,我市少数民族家庭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美,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营造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浓厚氛围

  我市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讲好东营民族团结故事,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以及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取得的成就、少数民族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特别是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大型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巡展、民族专场文艺晚会等形式,让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民族工作和民族知识。

  今年9月份是第十九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我市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利用多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其中在《东营日报》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整版专版;在东营广播电台开办民族知识宣传专栏,播出四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访谈;在东营电视台利用一个月时间连续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等,营造了各民族团结和谐、亲如一家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借助文化“三下乡”,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由各族群众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民族歌舞节目,营造民族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近年来,我市围绕“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突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坚持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取得显著成效,东营市政府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有2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和海河小学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争创6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命名33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在2017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活动中,东营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一。我市创建工作经验做法得到省民族宗教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印发全省进行推广学习。近年来,先后有多个兄弟市组织10余批200余人次到我市考察学习。

  我市民族体育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民族体育人才,在2018年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市获得21枚奖牌并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奖牌总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结合创建活动开展,我市及时排查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依法及时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全市民族领域呈现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2017年省民族宗教委对我市民族领域和谐稳定工作给予满分、位居全省首位的高度评价。

  认真落实民族政策,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实事

  我市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通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关心帮助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在传统节日、饮食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协调指导银座等大型超市设立清真食品专柜,在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的单位设置清真食堂或清真灶,方便了清真食品供给。

  每年开斋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市领导都亲临清真寺与广大穆斯林群众共度节日。市政府投资30万元为东营清真寺配备少数民族殡葬专用车一部,有效地解决了穆斯林群众殡葬服务问题。落实春节期间穆斯林农户和城市穆斯林低保户牛羊肉价格补贴政策,让贫困少数民族家庭过“暖冬”。落实民族教育政策,近年来先后有60多名藏族学生在我市完成普通高中学业,全部被重点高校录取;协调帮助3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就近、就便解决上学问题,为少数民族在东营工作和生活解决了后顾之忧。

  此外,我市围绕提升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水平,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健全完善少数民族信息数据库,开发建设市少数民族服务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在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组建少数民族协调服务小组等多支队伍,协助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真正让他们来得了、留得住、生活好。

  (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李伟)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