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奖:弘扬法治精神,点亮青春未来

东营区人民检察院 陈珊珊

法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法家提倡“法治”,要求“缘法而治”。自汉代董仲舒主张“礼法并用、德主刑辅”后,法律与道德,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开辟了多个太平盛世。

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有一期展示湖北博物馆珍贵文物,其中有千年之久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与曾侯乙编钟被列为湖北考古四大发现,就详细记录了秦朝时如何依法治国的千百条律例。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创造云梦秦简的秦朝基层官吏“喜”该有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墓里陪葬的全是律令竹简。当伟大的时代来临时,“喜”给予我们现代启示,每个基层的执法者都要兢兢业业的不遗余力的做弘扬法治精神的践行者,这是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在东营区人民检察院里,就有这样一批检察官,因为心怀同样的理想和使命,组建了“春雨”法治宣讲团,她们走进校园、社区开展“检爱联盟·共筑成长”“青春守护,送法进校园”活动定期宣讲,走进央视“守护明天”节目的录制现场,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期冀以多渠道的宣传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筑造青少年保护坚固防线。

在人们普遍的认知中,学校以德育人,而检察官是办案的,两者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其实,未成年人的成长,光靠学校的德育并不完善,培养人才需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不能忽略法治教育的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春雨”法治宣讲团的存在价值,就是暂时弥补法治教育缺失短板,坚持谁执法谁普法,通过通俗易懂地讲解,利用典型案例,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大概就是给孩子们种下一粒粒法治思维的种子,为以后他们成长为一名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打下根基。若孩子们能有所收获,那宣讲工作的价值无法量化,我们也愿意用全部的力量去成就哪怕一点点的可能。”

2018年,最高检针对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教职工队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儿童与学生法治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问题向教育部发送“一号检察建议”。结合“一号检察建议”,检校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更变成了“春雨”志愿讲师们的工作日常。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当民众知法信法的法治基因、法治信仰逐步建立,依法治国才会有序推进。但法治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可一蹴而就,需要积淀、培育。因为成见或误解等阻力,“春雨”的法治宣讲之路走得也并不平坦。

全国人大代表吴娟曾就人大议案来院里调研,座谈会上有检察官直言,法治宣讲的主题大多是预防校园暴力欺凌等内容,涉及性侵这种敏感话题的却多被校方拒绝,防范性侵害知识的普及宣讲效果很有限。但根据近些年审理的未成年受侵害案件分析,性侵类犯罪的受害人占到一半以上,形势十分严峻。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这是一个沉重残酷但绝不能回避的话题。普通人也许很难想象像韩国电影《素媛》那样的情节就发生在身边。接触的案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一位学生家长利用女儿跟幼稚园的小伙伴们在家中做游戏的机会,多次猥亵数个幼女,案发过程令人发指。超七成的未成年被性侵案件都为熟人作案,作案者有远方的亲戚,有超市的“爷爷”,有校外培训机构的“班主任”等等,每个案件都触目惊心,让人气得捶胸顿足。

记得看过台湾女作家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就是根据她13岁时被老师多次诱奸的真实受害经历改编而成。林奕含年轻灵慧、才华横溢,却最终难以忍受这段屈辱过往,被抑郁症折磨而自杀。

未成年人年幼无知、力量微弱,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许多被害人出于恐惧对所受侵害难以启齿,往往在受侵害后不敢告诉家长,导致加害人长期、连续作案。而这些受害经历,会给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和原本健康美满的家庭带来致命的摧残和打击。无论家庭还是学校,若是再谈性色变,一味规避,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将孩子置于危险之地。

最高检检察长张军曾讲,理念一新天地宽。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问题上,我时常在想,若是更新理念,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与校方沟通协商,许会更好的做到精准预防。比如宣讲针对男生和女生分别开展,避免尴尬和抵触情绪;适当开展教师和家长法治教育培训;除去中小学,向乡村,向幼儿园,向技术学校、职业中专等领域延伸,开拓法治宣讲的覆盖范围。

最近打开爱奇艺、腾讯等网络视频网站,开屏都弹出“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的选项,了解才知,这是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视频平台出台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深感欣慰,它至少证明了一种努力的姿态。甚至感觉,立法互联网信息分级制度,全面规制涉未成年人不良网络信息,从顶层设计优化未成年人保护环境,未来可期。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在基层治理上,公检法联动,逐步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社会警示系统;家长尽到监护人职责,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学校严审教师资格,加强师德培养,严查校园隐患;团委、妇联、社区、社会救助机构共建未成年人社会化支持体系。只有多方合作,携手共进,才能为未成年人撑起晴朗的天空。

当然,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只是传播法治精神的一个小小注脚。法律作为治国之重器,完全实现依法治国,达到法治昌明,实现国泰民安,还任重而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怀揣着铮铮誓言,我们这些执法者,还需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感,坚守着普法以诚、尚法以恒的法律信仰,继续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用实际行动赋予法律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