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荣光】南仁东:梦圆“天眼” 魂归宇宙

新华社记者 齐健

  八字胡、戴眼镜、小个头、一身工服……南仁东的塑像,伫立在贵州大窝凼,凝望远方。

  2017年9月,原“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因罹患肺癌去世。走前,他实现了奋斗一生的梦想——建一台世界最大最强的射电望远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南仁东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独立建造“中国天眼”

  南仁东的名字与“中国天眼”紧紧连在一起。

  199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的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倡议,渴望回溯原初宇宙,解答天文学难题。

  当时,怀着回报民族的赤诚和描绘宇宙的初心,活跃在国际天文界的南仁东毅然回国,力主中国独立建造射电“大望远镜”。

  1995年底,南仁东等人提出利用贵州喀斯特洼地建造球反射面,即“阿雷西博型天线阵”的喀斯特工程概念。

  当中科院支持项目启动预研究之后,国外传来了评说该项目过时的声音。这期间,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也不再对外开放。

  南仁东坚信,一台比刚斩获诺贝尔奖的阿雷西博更强的望远镜,怎么会过时呢?

  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正式立项。

  百折不回破难题

  2010年8月,工程开工前夕,南仁东得知前期做的所有索网实验都失败了。国内顶级的应用于斜拉桥上的钢索,在“天眼”的钢索抗疲劳试验中都断丝了。他万分焦虑。

  南仁东绞尽脑汁,叮嘱大家:“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再做!”

  经过近百次的失败,南仁东组织攻关,终于研制出强度为500兆帕、抗200万次拉伸的钢索,把材料工艺提高到国标的2.5倍。

  “中国天眼”的自主创新,几乎样样离不开南仁东。

  “我不是一个战略大师,我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文白对南仁东这句话记忆犹新。

  朱文白说,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的科学家,可以放下身段成了“老工人”,遇到难题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在施工一线与工人交流探讨……

  “中国天眼”工程涉及众多专业。“中国天眼”调试组结构组组长李辉表示,为国家服务的崇高目标,南老师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把大家聚在了一起。

  天上多了一颗“星”

  有人说,天文学是贵族科学,南仁东不以为然。在“中国天眼”预研究阶段,他经常带着学生坐绿皮火车往返于北京和贵州,单程要几十个小时。

  南仁东平时热爱绘画和建筑艺术。但魂牵梦萦的,是“中国天眼”。在贵州省平塘县天文小镇的南仁东先进事迹馆内,保存着他手绘的“天眼”馈源支撑塔图样和计算方程、英文说明。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几千年前,中国人最早提出了“宇宙”既是空间概念也是时间概念。

  在南仁东看来,“中国天眼”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建设阶段,他的德国朋友帮助完成了工程仿真,澳大利亚朋友帮助完成了19波束接收机……他心中的目标,就是为下一代科学家建一台好用的望远镜。

  天文学关于宇宙研究的每一点突破,都与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密不可分。

  南仁东相信,“中国天眼”有几率发现一些前所未见的天文现象,比如说一个脉冲星和一个黑洞结对,那么就可能产生突破性的理论。同时,他积极推进脉冲星自主导航研究,提出“中国天眼”脉冲星计时阵的应用目标。

  人们永远忘不了,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的那一天,一直带病工作的南仁东重返贵州大窝凼,见证“天眼”的“开眼”,指导“天眼”的调试……

  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永远闭上了眼睛。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新华社贵阳10月11日电)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