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一条大河见证70年家乡之变

  1949年4月,崔光出生于紧邻黄河的利津县。他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工作后参加治黄工作,退休后做黄河文化挖掘整理工作,与黄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崔光,可以说对黄河几十年来的变迁了然于胸。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000多年里,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善淤、善决、善徙,桀骜不驯。特别是1855年黄河第二次由利津入海,在近百年的时光里,让处于最下游的利津先民尝尽了苦头。史书上形容当时的黄河:‘年年决口,岁岁漫溢,一处未合,他处又决。’”说起黄河的历史,崔光打开了话匣子。

  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山东最早的解放区之一,利津人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锨,开启了黄河治理的新纪元。这期间,涌现出了利津县第一位全国劳模、治黄特等功臣于佐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一项项治河防汛、消除堤坝隐患的措施,使千年害河变成了利河,黄河开始为人民造福。

  黄河下游又叫“悬河”。从小生活在黄河边的崔光记得,小时候在家里看大汛时期的帆船,就像是从天上飘下来一样。1958年,崔光9岁那年,黄河利津段迎来了一次大洪峰——10400立方米/秒。“那是我记忆中经历的最大的一次洪水,平时所见的黄河模样全变了,看起来无边无际的一片浑黄大水,大堤上一条长长的用各种各样袋子垒成的防洪堤,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头。”崔光回忆说,人们用土篮、抬筐、小推车等各种工具运土、运料,一边是波涛汹涌的洪水,一边是密密麻麻的抗洪大军……一曲抗洪胜利之歌奏响。

  利津治黄人在与黄河的斗争中贡献颇多,从堤工埽坝治河技术到垒砌“席花缝”,从吸泥船挖沙固堤到利津全河第一支机械施工队成立,从“拦、排、放、调、挖”到黄河伏秋大汛安澜稳定,70多年来,黄河与治黄人的拉锯战从未停止。崔光说,黄河治理中,有一个事不得不提,那就是“机淤”。“采用机械、吸泥船挖取黄河泥沙的方式进行堤防加固,以黄治黄,解决了全县窄河段堤防加固问题,并且造价远低于其他方式。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相当于少挖了二万五千亩农田。”

  “从晚清到民国,利津黄河决口50多次,为这方土地的人民带来了数不尽的苦难。但在新中国,人民治黄以来,伏秋大汛岁岁安澜,这真是一个人间奇迹,也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在新中国才能实现。”崔光说。

  有河就有滩。崔光记得,过去为了躲避洪水,滩区村民必须筑起一个高高的房台。“有一句话形容非常贴切:‘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单这一项,就给滩区人民增加了很大负担。”新中国成立以来,利津县通过动员搬迁、淤筑村台、修筑滩路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开始慢慢有了改观。2017年8月1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的印发,让利津县滩区19个村村民的安全有了更强保障。

  如今,以“绿色长城、产业廊道、休闲水岸”为特色的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又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金河滩田园综合体、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的实施,让黄河滩区的小村庄每天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站在黄河岸边,崔光不禁感慨:昔日的黄河滩,今日变成了金河滩。

(记者 李怀苹)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