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串起循环经济产业链

  位于广饶县大王镇的山东铭浩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废弃塑料综合利用的小微企业。“我们将废弃塑料回收以后,通过分选、破碎清洗,挤出倒粒,打浆还原成聚丙烯、聚乙烯再生颗粒,然后销售给生产塑料制品、包装制品的企业,他们再把它制作成产品。”公司总经理田居胜介绍说,传统的塑料再生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而且容易产生大量的烟气和废水,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只有升级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才能成功解决这些传统难题。

  为此,公司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降低了生产能耗,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处理以及烟气的达标排放,公司的生产能力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真正让废弃塑料“变废为宝”。

  小缩影反映了广饶县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的决心和力度。近年来,广饶县坚持在增长产业链条和减少低端产品产出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实现“三废”资源化,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向“绿色”转型。

  循环经济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工业上,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广饶县循环型农业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广饶县后稷家庭农场的茄子大棚里,一台蔬菜切碎机正在作业,茄子秸秆被旋入机器,粉碎成屑耕入土地,大约20分钟时间,60米长的大棚秸秆还田完成。“我们每个棚需要用蔬菜切碎机将秸秆切2遍,切完以后撒上鸡粪,腐熟2个月,不仅减少了病虫害,而且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为绿色蔬菜的种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后稷家庭农场农场主韩军介绍说。

  过去,菜农清理蔬菜秸秆,费时费力不说,还污染环境。现在经过蔬菜切碎机将秸秆就地还田之后,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产量,每个大棚种植的圆茄能增产500斤以上。在后稷家庭农场的带动下,周边近三分之一的农户都用上了秸秆粉碎还田机,大棚还田面积达到了2500亩,特别是圆茄、西红柿大棚基本达到了全覆盖,蔬菜增产8%——10%左右。众多农户采用这种方法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土地肥力,真正享受到“绿色循环农业”带来的实惠。

  大棚里的秸秆问题解决了,耕地里的秸秆怎么处理?广饶县在实践中给出了答案。因地制宜引导企业以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燃料化、工业原料化利用,将秸秆“变废为宝”;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喷滴灌技术,全县节水灌溉措施普遍得到应用;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实现了节水节能节肥节药一体化节能增效的目的;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农药用量大幅减少……一系列技术和措施的推广应用,使广饶县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渐渐步入佳境。

(记者 吴文召)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