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经济开发区:靠优质服务招引 凭项目人才说话

如今,全市各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口号喊得响亮、措施做得实在,河口经济开发区更是靠实力和服务招引,凭项目和人才落地说话,蹚出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子。

东营瑞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落地就是河口经济开发区“双招双引”众多例子中的一个。这家公司今年四月份注册,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但因为公司属于化工二类,繁琐的立项手续让企业很是为难。为此,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作霞主动当起“店小二”,三次到市行政审批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协调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现在企业已经完成立项,顺利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正在办理环评手续,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企业的“麻烦事儿”迎刃而解。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热潮已经掀起,河口经济开发区对项目主动盯上靠上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年以来,河口经济开发区抓住港区融合、油地结合、军民融合的机遇与优势,按照“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的发展方向,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领域,加强对产业布局、投资趋向的跟踪研究,按照“产业园区+专业招商公司+产业基金”的招商模式,深入推进招商体制改革,搭建一系列项目招引平台,开展了多频次、针对性强的招商活动,实现了在建、签约、在谈项目数量质量大幅提升的新突破。

人才是第一资源,河口经济开发区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积极探索以招商项目为载体、打包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有效模式,在引进资金、项目的同时积极引进人才、技术、品牌,实现人才和项目的同频共振,达到引资与引智的“双赢”。

为确保招才引智取得成效,让各类人才在河口经济开发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河口经济开发区在落实上级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人才激励措施,利用现有“万人计划”、黄河三角洲学者等专家资源,以家乡情、校友情和人才政策的“口口相传”,形成人才集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大力实施“智汇开发区”行动,探索“人才+项目”开发模式,创新“普训+优选”孵化机制,积极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促使风电、石墨烯、高性能陶瓷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在园区汇集。依托现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常态化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高层次人才,为推动河口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记者 郑靖靖 通讯员 张学荣)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