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间收入增长一万倍的方圆智慧

日前,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营方圆有色金属公司邀请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管理分院副院长王立志教授到企业开展企业管理专题培训。

这次方圆之行,让中国质量奖评审专家王立志感慨不已:方圆公司从1998年建厂时的800多万元销售收入,到2018年的867亿元,20年时间销售收入增长了10000倍。王立志惊叹:“发展速度的背后,一定有着非比常人的大智慧!”

看到绿树环绕、丘水相间的厂区环境,以及车间里两步炼铜工艺产业化项目的气势,王立志给方圆下了一个定义:这是传统行业中的新兴模式,让人颠覆认知,理应多多了解。惊叹的同时,王立志更多的是对于方圆发展的疑问和思索。作为传统企业,方圆公司发展速度背后,是什么动力在支撑?

“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张向坤的些许理念,则将方圆的发展智慧与思路解释得恰到好处。

这里面包含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是对铜事业的定位。方圆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从来都是处于自然和社会循环之中,从整个工艺流程到新技术的研发,都本着物质循环的趋势,物尽其用,不强行打破这种循环状态,不一味索取。基于这一理念,方圆公司大力发展绿色冶炼技术,将整个工艺流程实现闭路循环,把所有的物料尽量资源化利用,实现在循环中取得效益,在循环中舍得相宜。

最艰难的路就是捷径。市场经济的大潮,既把一些企业掀翻在海底,也将一些企业送达成功的彼岸。方圆公司从一个草根企业做起,20年来风雨兼程,茁壮成长为中国500强。总结这一切,原因就是脚踏实地,勤劳深耕,从不妄想有一步登天的捷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炼铜之路上。

作为铜生产企业,方圆公司背负了较大的社会责任,要想把这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标签摆脱,必须用非同一般的理念来引导企业走向绿色环保、高科技新型产业。化工行业的精准控制、管道输送等理念,被方圆公司融入科技研发和创新中,在技术上解决高能耗的同时,解决了环保逸散等问题。这个理念所诠释的,是遵循规律、坚守信仰、担负责任的发展哲学,为方圆公司在铜行业中大有作为奠定了基础。

方圆公司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铜匠精神和铜业文化,并通过文化引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方圆的企业文化中,有一句“炼铜就是炼人”。刚看到这句话时,包括王立志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现场参观中,王立志看到码在仓库货场上的纯铜板后,一下子明白了企业文化中所讲的关于炼铜和炼人的联系。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纯铜本来的颜色,那是一种玫瑰红,散发的金属光泽,不像黄金白银那样强势的向外发散,而是一种温雅的收敛。方圆所炼的纯铜,就像是摸到小孩子的肚皮一样,只有纯度达到五个九才能有如此效果。至精至纯的品质,正是方圆铜匠所追求的,炼铜就是炼人。

争创中国质量奖是一个拷问自我的过程,像是炼铜过程中最后的电解环节。王立志说,争创中国质量奖的过程,对于企业的发展要比获奖贡献更大。集团董事长崔志祥也多次说道,方圆要享受这个创奖过程,并通过创奖不断发现问题,提升自己。中国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不同之处在于,省长奖是以卓越绩效标准来评比的,是针对问题写答案,而中国质量奖是道综合题,没有标准,任你发挥,但是要凸显有经验、有成效,可代表中国企业的高度、可推广。(记者 李怀苹 通讯员 牛法升 王刚)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