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业支撑给力动能转换

  产业是经济建设核心。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为具体行动方案。

  《规划》提出,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动能,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形成新动能,以此深刻调整我省偏重的产业结构。到2022年,十强产业增加值占比力争达到60%,发展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效益更高。

  建立去产能长效机制

  出清低端过剩产能,传统产业才能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新经济才有长成空间。《规划》将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提出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着力化解钢铁、煤炭、电解铝、火电、建材、低速电动车等行业过剩产能。

  去年,我省各项去产能工作成效明显。目前,煤炭、钢铁等重点行业呈现市场秩序好转、产能利用率提高、企业效益回升的良好态势。不过,看似行业回暖的良性循环也暗藏隐忧。“今年我省计划再压减粗钢355万吨、生铁60万吨,集中在淄博和临沂两市。”省经信委原材料产业处处长梁振江表示,尽管今年任务量比去年少了,但随着钢铁市场形势的好转,去产能的难度加大,各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还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有企业提到,随着去产能的深入,职工安置、债务处置、资产处理等问题更加突出。总体来说,我省正处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攻坚期和阵痛期。

  破解这些深层次问题,走出“去产能—涨价—增产能”怪圈,必须对去产能进行路径优化,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探索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

  “去产能还得靠市场。”梁振江说,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引导自发进行产能清退,更持久、有效。《规划》明确,支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优化技术路线和产品结构,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特色经济。我省化工行业也在深化去产能。记者从省化工安全转型办获悉,在寿光,相关政策推动管理水平相对较高、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对产品前景好但安全环保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优势化工企业正逐步主导当地化工产业格局。

  但对目前盈利较好、市场去产能动力不足的行业,则必须建立更严格的约束机制。《规划》提出,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倒逼过剩产能加速退出。

  率先突破十强产业

  推进动能转换,要加快让能体现新技术、新方向、新动能的产业逐渐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规划》提出,五大新兴产业扩容倍增,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五大优势传统产业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显著增强。

  山东省科学院战略所副研究员李海波指出,新兴产业中,有一些已有一定规模,比如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要推动其向更高层次、更大集群发展。另一些底子较薄的,比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要将重点放在引领性、标志性和颠覆性前沿技术。据了解,今年至2020年,我省将培养引进1000名新材料产业高端人才、打造30个新材料重点示范项目、培植50个新材料重点骨干企业、形成10个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海洋是山东最大的潜力和优势。《规划》明确,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要由2016年的13285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2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要加快向科技型、开放型、综合效益型转变。”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表示,我省要以智慧海洋为引领,大力推动海洋生产力布局由近海走向远海,稳步推进深远海油气、矿产和海上风能的资源利用,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

  山东是全国化工第一大省,《规划》给出了建设高端化工产业强省的目标,在环渤海南岸建设芳烃、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淄博、菏泽两大千亿级精深加工。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介绍,今年我省将加快园区认定,有效提升化工产业发展层次和本质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推进上述工作。

  目前,省直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完善支持配套措施,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十强产业重点突破。省国资委主任张斌介绍,围绕动能转换,今年省国资委会加强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管理,落实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重要行业、优势领域和新兴产业。目前,省国资委已在研究制定省属企业产业整合方案,并将研究推进汽车、医养、旅游等板块整合重组。

  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融合发展,在融合中形成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率先突破十强产业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广泛的融合渗透挖掘更多增长点。”李海波说。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并非单纯提升生产效率,而是实现理念变革,诞生前所未有的生产、业务模式。”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孟玲表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熟悉了在传统行业摸爬滚打的企业,还有很多意识不到这一点。为此,我省在全国首创“云服务券”财政补贴制度,开展“云行齐鲁”企业上云行动,专门搭建上云公共服务平台,争取三年内推动20万家企业上云。据了解,目前注册企业已超过5000家,都在积极展开与云服务商的对接。

(责任编辑:周明明)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