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岁月30年】东营日报人一直在路上

  回首30年,看不到走过的脚印,却记得风雨和艰辛,听不见心底的呐喊,却涌动着满腔的热忱……

  我们是东营日报社记者,30年,我们一直在路上。

  30年的风雨同舟,30年的光荣梦想,30年,从幼齿走到而立,30年,从懵懂走向睿智。

  30年前,我们是沃土里的一棵小草,春华秋实,寒来暑往,30年后,伴随着东营大地的发展变化,我们茁壮成长。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物换星移,一纸风行东营。在美丽的黄河入海口,我们比太阳更早,比昨天更好,这是我们的使命。30年,我们坚守主流,记录时代风云。笔底波澜,激扬文字,用新闻传递温暖,用新闻传递正能量。

  我们是记者,我们是时代的记录者;我们是记者,我们是实践的参与者;我们是记者,我们是理性的评说者。我们服务中心大局,我们关注社会民生,我们赞美文明进步,我们歌颂奉献爱心,我们为强者的胜利欢呼,我们为弱者的前行鼓掌。

  30年,我们一直在路上。其实,所有的现实,都是昨天的积累与实现;所有的实现都来自于脚踏实地的实干。

  时光荏苒,第一个30年已匆匆走过,第二个30年扑面而来。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立足现在、憧憬未来。 

    我们相约,30年,一代人,心相印,心连心。

  1988年,记者在市“两会”会场采访。

  摄影记者采访黄河首次调水调沙。

  1990年,记者在东营区牛庄镇采访棉农。

  2002年,记者在四川省雅安市进行采访。

  2012年,记者在广饶县田间地头采访。

  2013年,记者采访参加“家长开放日”的学生及家长。

  2014年,记者在垦利区董集镇刘王村采访养虾大户。

  记者跟着民警走进社区,了解百姓生活。

  三十年来,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获得锦旗也不计其数。

  走基层,记者一直在路上。

  1999年,图片编辑将照片冲洗出来后放在版面上。

  老式画版,编辑在纸上用尺子量出距离位置。

  编辑新式画版。

  2014年,日报编辑部在编前讨论版面。

  2001年,日报编辑集中办公。

  2010年,晚刊编辑集中办公。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