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语音留言破万 参观者为“砥砺奋进的五年”疯狂打call
中国青年网9月28日北京电 “这五年厉害了,我的国!”“上天、入地、下海……老一辈的梦想都实现了。”“我是一位78岁的老人,我今天站在这个地方非常感慨!”“一句话,真棒!”……不断滚动的留言几乎塞满了整个屏幕,让人更加想不到的是,这些留言可不是手写的,而是大家对着话筒说出来通过网络语音识别的。
9月27日,在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正在进行中。记者在现场发现,本次展览没有了传统的纸质留言薄,代替它的是“语音留言”。参观者只需要在话筒前说话,相应的文字就会同步显示在大屏幕上。科技感十足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次的“语音留言”非常火热,仅展览开放首日已经收获了上万条留言。在众多留言中,“点赞祖国”“棒”“自豪”等是高频词汇。
“现在不是流行一个词叫‘打call’吗?我这次来就是为祖国打call的!”现场一位在京大学生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我是学习网络信息方面的,所以看到展览上这么多网络科技元素,觉得既亲切又自豪,这五年,我们网上世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网络科技为展览增添新亮点,真正把互联网成果用于实际、惠于人民,这背后,是五年来,我国网信事业的高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断加强,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确立了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加快实施和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五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网络强国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互联网催生的新产品竞相涌现,带动着全社会兴起了创新创业热潮,信息经济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攀升。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发展,彰显出中国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自信、格局与担当。
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网络科技,盛世景象”特色体验展区,各式智能设备齐上线,让大家零距离体验网络发展成就。
一位妈妈带着6岁的孩子来展馆体验,她说:“别的不说,现在手机支付给咱们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啊,看到这个回顾展感觉这几年变化很大,心里也为国家的发展感到很自豪。今天带孩子来,也主要想让他感受一下我们祖国最先进的网络科技。”
不仅网络科技硬实力日新月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网络空间全面整顿治理得到持续强化,互联网空间环境更加天朗气清。
在展览区的一角,整齐地叠放着一面红旗,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签字,引得不少人围观。据了解,这是2016年“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旗帜,上面留有每一位参与者的签名。
2016年初,中央网信办首次组织网络媒体“走转改”,截至目前,以新闻网站记者为主体,累计组织近万名记者编辑,开展“长征路上奔小康”“温暖中国”“网络媒体国防行”等20余场主题活动,深入全国各地基层一线,开展精细化、接地气的正面宣传,累计发布作品56万多篇,传播超过185亿人次,有力改善了网络舆论生态,强化了采编人员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
提起这几年网络空间的变化,已经成为爸爸的一位在京创业者非常有感触,27日,他特地从京郊赶过来看展览,他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我真的觉得现在网络信息更清净、健康了,一些低俗信息、垃圾信息少了,正能量内容多了。现在孩子拿着手机上网,我也比较放心。”
在“网络安全”展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几个字赫然挺立。该展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几年网络安全的发展确实很快,尤其是在《网络安全法》出台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真的是越来越重要和关键,所以我也非常关注未来信息安全这方面的政策。”
网络发展鼓舞人心,砥人奋进。而其实,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现场,让人激动的不仅是网络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大国外交、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事发展……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展台都在向参观者讲述这五年来,我们共同的荣光与历史,进步与梦想。
一位刚刚从铁路系统退休的工人边看展览,还边拿着笔记本记录,小小的本子上记了满满一页。他对记者说:“我平时有什么感触就喜欢记下来,这一次专程来看展览,感触很深,就记的多了些。”
他还给记者看了一张自己拍的照片,这是他在展览上拍的第一张照片,他说:“我之所以拍下这张照片,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几个字打动了我,现在,我们距离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我虽然退休了,但是依然很激动,我也打算好好计划一下退休后的生活,和你们年轻人一起,为这个梦想贡献力量,我相信,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