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长:你好,今后请叫我大数据猕猴桃!

  新华网贵阳5月26日电 25日下午,“大数据发展看贵州”网络主题宣传团走进修文,实地采访该地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大数据时代对农业种植业产生的深刻影响。贵长,这一正宗修文猕猴桃品种,正乘着大数据发展的东风,披着数字的外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贵长,正如其名,体型瘦长,果皮偏黄褐色。它属于猕猴桃三个品类中的美味(其余两种分别为中华、软枣)系列,且VC含量高——平均每100克含136毫克,而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显示,100克猕猴桃中VC含量平均为62毫克,远超同类产品,因此具有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等特点。修文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贵长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弥足珍贵的山地小种”。

  那为什么市面上公认的猕猴桃品牌大都来自新西兰等国,而不见具有一定口碑的国产品牌比如贵长?答案就是:标准化欠缺!

  据了解,猕猴桃原产自我国,后经新西兰等国引进并改良种植技术,并经过标准化品种培养后,逐渐形成大小统一、酸甜度等指标一致的标准化产品,经过市场推广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知名度、认可度后,逐渐形成本土品牌效应。而我国虽然是猕猴桃产量大国,但由于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国际市场认可度低,出口量仅占全部产量的10%,而新西兰生产的近90%猕猴桃都销往国外。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在贵州风生水起地发展,逐渐让我国猕猴桃三大产地之一的修文看到了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的曙光,运用大数据进行猕猴桃全产业链生产,成为该县种植业发展的重头戏。

  2014年来,修文县猕猴桃局共争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9000余万元,主要用于新增基地建设、标准园提升、大数据建设等,目前已建省市级猕猴桃标准园142个,并牵头制定了11个标准组成的质量标准体系,覆盖产地环境、苗木繁育、栽培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为猕猴桃产业实现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修文猕猴桃科技园“修文县农业大数据平台”记者看到,通过大屏幕,工作人员可实施监控猕猴桃种植基地的气象水文条件、生产分发环节动态、客户扫描热度和产品流向监控等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数据。“通过这个大数据平台,我们不仅可以实时监控、调解种植基地猕猴桃的生长条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产品市场,让不同标准的猕猴桃分别走向有对应需求的市场。”修文猕猴桃科技园副总裁杨健介绍说。

  经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后的几年发展,修文猕猴桃去年实现了12.7亿元的综合产值营收,今年预增41.7%达到18亿元,2016年挂果面积达8万亩,实现产量6万吨。

  “更重要是,去年我们已经将部分产品成功投向香港、台湾等市场并获得当地好评,这为我们利用大数据进行标准化生产树立了信心。”修文县猕猴桃局副局长杨亚欣表示。

(责任编辑:徐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