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农业的广西实践

  题记: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难度不断增加,农业缺水比缺地更加严峻。我国如何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5%的农产品,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确保“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已是必然的选择。

  近年来,广西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在发展节水农业的道路上大胆探索,形成了特有的“广西实践”。

  政府主导节水农业成“一号技术”

  8月5日,烈日高挂,天气闷热。在距离南宁市90公里的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连片5000亩的火龙果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这是广西农穗农业有限公司的火龙果基地。记者见到,一排排黑色细管均匀地铺设在火龙果架下,细管表面一个个滴灌眼安静地滴着配了肥料的水滴。

  工作人员小邓说,这就是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铺设了细管的地块,只需推闸、放水、拧开关就可以了。每亩可以节水50%,节肥三四成,还省了不少的人工费用。”

  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宾士友介绍,5年来,广西已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面积373.12万亩,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北方地区,广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全区降雨70%集中在夏季,导致广西农业灌溉用水出现季节性、区域性缺水,全区有一半以上的耕地常面临秋冬春三季连旱,旱灾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0%。

  严峻的现实让自治区领导认识到,必须把发展节水农业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打好农业节水“硬仗”。

  为此,自治区土肥站节水科以及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中心应时而生,整合人才资源,为广西以节水灌溉施肥为重点的农田节水工作注入活力。

  5年多来,全区累计安排专项经费2806万元,建立了117个高标准示范基地,与66个项目县签订责任合同书,确保示范任务完成;选取了12个县市区建立了36个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点;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前来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发动社会力量投入3亿多元,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参与和市场运作”的节水农业发展机制。

  自治区土肥站节水科负责人欣慰地告诉记者:“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新技术,目前已成为广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一号技术’。”“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的理念在各级农业战线领导中已“入脑生根”。

(责任编辑:徐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