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娃往后不用愁了”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俺娃往后不用愁了”

  “作为外地人,能在南京上公办学校,不交赞助费,不用托关系,真好!”在江苏南京打工10年,来自河南的张泽雨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在身边长大、在南京上学,是他们夫妻俩的梦想。

  自20世纪90年代起,南京每年都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农民工子弟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其中一些学校存在办校条件差、教师素质低等诸多问题。2012年,张泽雨的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囿于“外地人”的身份,只能去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但学校并不能让我们放心。”张泽雨说,学校里不仅老师换个不停,甚至还会突然停课、提前放寒暑假,娃娃没人管。

  2014年,南京市关闭了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800多名在校学生全部由玄武区樱花小学负责接管。

  “孩子现在上的这个樱花小学,教师素质和教学设备都特别好,老师还会定期家访。”张泽雨说,学校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儿子变得越来越开朗,一回家就说个不停,全是学校里的事儿。“将来,孩子还能上公办初高中,甚至能在南京考大学,俺娃往后不用愁了!”

  如今,虽然南京每年有大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但“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一历史产物已彻底消失了。据南京市教育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随迁子女有9.06万人,占全市所有学生的17.3%,其中小学生7.04万人,初中生2.02万人。在所有外来工子女学生中,约有8.93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比达98.6%。这一切,都归功于南京大力推进的义务教育均衡化。

  近年来,南京坚持执行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孩子一样平等地享有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多亏了‘两为主’的入学政策,我家的娃上了南京市双塘小学。”说起这项政策,住在毛家苑小区的王海燕满是激动。

  义务教育均衡化,不只是入学机会的均衡,更是接受优质教育机会的均衡。

  “成剑老师真棒!我儿子数学不开窍,没想到被他点通了,成绩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分。”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学生林明的母亲刘秀娣说,儿子读的五老村学校以前师资力量一般,多亏轮岗来了位“名师”。“成老师不仅是名师,如今还是名校长哩!”

  成剑是市学科带头人,工作没多久就因业绩突出被破格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8岁时,他就当上了百年名校——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副校长。2013年交流到双塘小学,用两年的时间,就把双塘小学变成了有口皆碑的“家门口新名校”。2015年再次交流到五老村小学做校长,在这里成剑不仅教课,还带了俩徒弟。

  让教师流动起来、为薄弱学校配上名师是实现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均衡的关键。近3年来,南京市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共计7800人,名师流动成了“家常便饭”。“给每一个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每一所学校都变成好学校,才能让群众从心底点赞,让老百姓获得最大的幸福。”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