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东营】这些娃娃让吕剧舞台至今惊艳,央视6月掀起最炫东营风……

以宽博的君子胸怀,

以从容的儒雅之风,

万里黄河在东营奔流入海。

兵圣孙子在这里诞生,

胜利油田在这里崛起,

黄蓝战略在这里交汇叠加。

《风雅颂·东营》,

带你领略大美东营……

视频

    吕剧故乡唱吕剧,乡情乡韵格外浓。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6月4日播出“吕韵鲁风·梨园炫彩”东营演唱会第一集,相约来自吕剧故乡的文化盛宴。

一百年前,

在这个黄河入海的地方,

悠扬的扬琴声响起,

纸糊的毛驴,

上妆的彩旦,

赢得了街头一片叫好声。

走街串巷、田间地头,

民间艺术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

一个叫吕剧的戏曲,

从这片盐碱滩上泛起了波澜。

齐鲁大地的琴戏,

走上了百花齐放的戏曲舞台。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如今的东营区时家村,当时被称为“化(上)妆扬琴”,而民众则以“跑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1900年,吕剧主要创始人之一时殿元(今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人),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编为化妆戏演出,因为《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就称其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的探索发展,这一最早由穷苦劳动人民创作的剧种,成为齐鲁大地男女老幼田间地头、堂前屋后广泛演唱,让凡常日子变得有滋有味的一门群众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高度重视。1952年,山东省文教厅正式将此剧种定名为吕剧。吕剧获得新生并迅速发展,成为山东省的代表性地方剧种,与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等剧种比肩齐名,被称为全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

 

  在吕剧的故乡东营,吕剧更是深深地浸染着东营人的生活。“吕剧故乡唱吕剧”,经过不断推陈出新的实践和发展,雅俗共赏的吕剧,在东营家喻户晓,人人爱唱。无论是在村落庄院,还是城市社区,人们三五搭帮,或亲朋相约,或社团聚演,随时随地都可以拉摊演唱,人民群众对吕剧怀有深厚感情,爱之几近痴迷。

  特别是近年来东营市提出的“吕剧振兴”工程和“吕剧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吕剧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推广和繁荣,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栏目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为了让吕剧艺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推广,东营市广播电视台经与中央电视台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共同策划,酝酿推敲,推出《快乐戏园》走进东营系列。

  为确保录制的顺利完成,东营广播电视台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儿童演员和剧目,《快乐戏园》栏目于5月8日—10日在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室进行了5个场次的节目录制,特邀请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梅花奖得主高静、国家一级演员王清梅、李霄雯、言宝刚演唱经典吕剧唱段、空政歌舞团歌唱家毕玉凝、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陈涛反串吕剧,著名相声艺术家、主持人赵宝乐现场主持,小演员们拿出各自的绝活,为这古老的剧种增添了活力。

  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室录制的“吕韵鲁风梨园炫彩”节目将陆续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6月4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已播出第一期录制,《快乐戏园》吕韵鲁风梨园炫彩第二期将于6月11日(本周日)16:42分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播出。

新时代的东风,

让一棵饱经沧桑的老树,

重开了活色生香的新花。

悠扬的扬琴声,

从此响遍了东营的角角落落,

唱遍了齐鲁大地的山山水水。

它传遍了农家,

传进了校园,

让一颗颗稚嫩的心,

领略了民间艺术的美。

让古老的剧种,

汇入了新鲜的血液,

让古老的旋律,

唱出一个更加动听的明天。

本期摄影/纪辉、张振东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