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动力 精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开栏的话 找准知识产权的发力点,有效发挥其在现代产权体系中保护无形财产权的核心作用,方能有力助推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大众认识知识产权,运用好知识产权,不断增强企业对科研成果的保护意识,任重道远。

  “知识就是力量。”运用知识产权力量强市,是高标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有效之举。在我市举办的全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结合各县区2016年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的成果,推陈出新,集聚多项推进的“金点子”,精准服务于各方面经济建设项目,持续、稳健激发知识产权强大的“内动力”。

  “一股绳”上细化分工——

  知识产权事业迈上新台阶

  “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2016年,市知识产权局在坚持政策引导、效益为先、执法从严、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提下,细化分工,通过开展“大调查大宣传大培训”等多项有针对性的活动,推动了我市知识产权事业整体迈上新台阶。

  在推进工作中,我市知识产权部门突出精准服务,着力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撑社会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高标准地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统计,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达6455件,同比增长31.4%;4个专利项目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个专利项目获第一届山东省专利奖三等奖;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荣获2项金奖4项银奖2项铜奖;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绩效考核第9名,连续四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

  “四驾马车”创新驱动——

  抓重点、攻难点、推亮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7年,是我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关键之年。今年的新目标是: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实现较大增长,专利行政执法、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金融、专利运营、优势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做好新一轮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紧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步伐,市知识产权局严格按照知识产权“五个转变”的要求,发挥知识产权“四个作用”,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面对知识产权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市知识产权局坚持抓重点、攻难点、推亮点,结合工作实际在总体要求、业务工作、抓班子带队伍方面提出三个“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思路,力促知识产权系统干部职工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十三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推动知识产权事业更好发展。

  深挖潜力精准推进——

  找准发力点助企业转型升级

  扬帆起航,披荆斩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知识产权作为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构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针对我市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橡胶轮胎等产业特色,只有找准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力点,进行精准推进,才能充分驾驭好知识产权“四驾马车”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通过建设知识产权专项运营平台,构建重点产业专利联盟,建设专利池,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等有效措施,强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目标任务。

  2017年,我市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区、园区建设,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企业优势培育工程,不断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大力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利好政策,精准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以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多而不优、大而不强向做优做强转变,为争取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黄海霞 通讯员 徐玉娥 周远)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