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持续打造“图书馆+”新模式,从“图书馆+尼山书院”到“图书馆+社区”,再到“图书馆+景区”,打造特色非遗文化模式,致力于将文化传送到百姓心坎上。河口区图书馆集合多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优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从小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践行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剪纸、扎染、国画、鱼拓······”各种非遗手造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河口人民的极高满意度和信任度。家长们纷纷表示:“每次不同的非遗体验活动孩子们都兴趣很高,迫不及待等着报名,而且很多老艺术形式孩子们只是听说,现在终于可以不断地亲手尝试和体验了!”尼山书院作为河口区图书馆举办非遗传统文化活动的中心阵地,坚持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不重样。“图书馆+尼山书院”的模式,增强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拓展了非遗艺术的沉浸式体验形式,传统文学和非遗文化传承相结合,从现代创新角度助推非遗新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从图书馆到尼山书院,再走向社区、村庄、景区,河口区图书馆秉承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走进万家、服务百姓的宗旨,积极开展“文化进万家,惠民进基层”活动。同时,“千团万人下乡进社区”志愿团队,走进河口街道、六合街道、义和镇、孤岛镇、新户镇相关社区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非遗交流活动、“结对子”活动,真正将文化送到百姓手里、心里。
深挖河口本土优秀文化,讲好河口故事,利用好多样化平台和手段,多途径地发展文化活动,传承非遗艺术。非遗是百姓的非遗,文化是百姓的文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百姓生活中,才是最好的传承;从娃娃抓起,不断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传统文化才能更持久更有力量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