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近日,走进山东蓝湾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紧张的施工景象映入眼帘——长臂吊车正忙着吊装厂房高层玻璃窗户,挖掘机等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铆足干劲、配合默契,正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为项目新一年的建设任务而忙碌着……
“项目充分利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海陆交通优势及园区内丰富的丙烯、丙烯腈、液碱、热电等资源,建成后项目所需原料85%来源于港区,实现了企业、项目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合,部分原料还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运输直接送达,每年可以节省3000万元原料运输费用,有力强化了港区集群发展优势,推动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小平介绍说。目前,山东蓝湾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项目季铵盐单体DAC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和高吸水性树脂项目一期工程均已开工建设,计划今年二季度建成投产。
山东蓝湾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项目更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丙烯产业链由基础化工向新材料延伸的标志性项目,项目以港区现有丙烯产业为基础,延伸生产聚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等高端化工新材料,打造丙烯终端核心产业链条,提高化工新材料及终端产品占比,加快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从传统化工向化工新材料转型。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2亿元,主要建设100万吨/年丙烯酰胺、38万吨/年聚丙烯酰胺、36万吨/年高吸水性树脂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60亿元,产品出口达30%,届时聚丙烯酰胺和高吸水性树脂的产量将达到全球前列,主要出口北美和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印尼、沙特及其他中东国家和地区,将大大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有力助推国家绿色循环能源石化产业基地建设。
(记者 贾重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