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追踪|加大支持力度 助推乡村振兴

  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高占明提出了《关于支持利津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议案转建议》,受到了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得到了及时回复,并尽快解决。

  存在问题:利津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近年来,利津县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后劲越来越足,为沿黄区域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利津县黄河流域为主阵地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探索创新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对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沿黄乡村振兴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3月21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立足全市农业发展优势,提出建设沿黄、沿海、盐碱地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独具东营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利津县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提供了依据。

  代表建议:以利津县黄河流域为主阵地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探索创新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等

  市人大代表高占明在建议中提出,一是加强规划引领,衔接好产业培育、融合发展、生态保护等各方面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为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提供遵循。二是加强政策扶持,通过扶持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带动沿黄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产业园区、示范片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竞相发展,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三是加强对上争取,通过示范创建,补齐发展短板,带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促进利津县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办理情况:明确重点,强化措施,重点支持利津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

  在接到《关于支持利津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议案转建议》后,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高度重视,下一步,将按照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明确重点,强化措施,重点支持利津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在打造黄河生态景观带上集中发力。对沿黄大堤外侧宜林地和绿化断档实施造林绿化,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建立稳定运行的改厕管护长效机制,深化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治理乱堆乱倒、私搭乱建、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问题,整治农村闲置废弃房屋。

  在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上集中发力。重点抓好黄河口滩羊产业园、盐窝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陈庄镇黄河口数字水稻产业园、北宋镇中草药产业园、绿创数字农业产业园等5个产业园。抓好田园综合体建设,重点建设利津县金河滩省级田园综合体,加强培育七龙河田园综合体。抓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重点推进盐窝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陈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做强莲藕、芦笋、甜瓜、中草药、黄河口滩羊等优势特色产业。

  在打造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带上集中发力。开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旅游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充分发挥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的聚集能力,串联“黄河谣”乡村旅游度假区、凤凰城滨河休闲旅游区、七龙河田园综合体等上下游农文旅资源,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用好各种宣传资源,瞄准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精心策划好宣传推介活动,将沿黄百里生态游、休闲农业游全方位融入“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

  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上集中发力。优化沿黄乡村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规划。稳妥有序推进利津县北宋镇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抓好特色保护类村庄建设,着力彰显“黄河口民居”新范式。积极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模式新路径,支持利津县陈庄镇以创建“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全镇村庄布局和规模,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加快推进重点城镇社区建设。在巩固提升陈庄临河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基础上,启动创建利津金河滩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记者 王苗苗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