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市民政局全面推进“幸福民政”建设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收获很大、体会很深。对照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嘱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永刚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深刻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历史经验,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实施精准救助,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全会强调“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要千方百计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有所依靠、共享发展成果。市民政局将完善救助体系,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整合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实现社会救助“一张网”。提高救助水平,加快推进城乡救助一体化,完善救助标准与消费支出动态调整机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序提升救助保障标准。提升救助效能,用好社会大救助数字化平台,开展困难群众监测预警和主动发现,第一时间发现困难群众并得到救助帮扶。深化实施“荧光行”关爱行动,对困难群众“点对点、全覆盖”关爱帮扶,让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得到全面有效回应,全面争创省级社会救助示范实验区。

  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建成社区居民幸福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时强调:“要发挥好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市民政局将加强社区党建,创新社区党建模式,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扩大社会组织党建覆盖面,完善村(居)组织运行机制和党建带群建工作制度。创新社区治理,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机制,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积极争创和谐社区。完善社区服务,全面实施《城市社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以“完整社区”理念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开展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统筹布局社区公共服务和专业化服务,打造“城市15分钟”“农村半小时”生活圈,加强智慧社区、绿色社区建设,让社区成为居民幸福家园。

  创新社会服务供给方式,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全会强调“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市民政局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关切,顺应群众需求,着力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推进服务下沉,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纳入基层组织和网格员职责清单,上门帮助困难群众办理社会救助。推动41项社区办理高频事项即时办结和帮办代办,让群众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公共服务。强化便民利民,全面做好婚姻登记、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困儿童资格认定“跨省通办”,迭代优化“身后事”一站式联办平台,加快实施“婚姻状况变更”“收养登记”一件事和“婚育联办”改革。创新智慧服务,加快数字民政建设,推进系统集成、数据共享,推动15项民政服务事项向“爱山东”APP等移动端集成,让便民服务“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有尊严的老年人幸福生活。我市将尽快制定出台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业专项规划,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兜底普惠养老,完善护理型床位建设补助政策,支持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机构发展。改建市级养老服务中心,各县区、街道至少建成1处普惠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进普惠性农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支持社会办养老机构开展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增量提质,2022年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加强农村幸福院规范化建设,星级农村幸福院达到90%以上。支持居民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实施适老化改造,不断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支持社会养老,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增加养老供给,落实土地、财税、金融等养老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运营公办养老机构,积极引进品牌养老企业,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档次。创新养老服务,发挥智慧养老、医养结合“两个支撑”作用,用好市级养老服务平台,畅通老年人就医“双向绿色通道”,建设“时间银行”,开展“候鸟式”、互助养老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记者 王敏)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