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走进淄博剧院 勇敢的女孩策马扬鞭闯关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熟悉的《木兰辞》响起,一个关于民族女英雄的传奇故事拉开帷幕。4月9日,雪莲大剧院第六部自制儿童剧、英雄传奇剧《花木兰》走进淄博剧院,两场慷慨激昂、华丽精湛的演出引得淄博观众笑中带泪。

 

  花木兰首次出走2场“厮杀”大获全胜

  4月9日上午10点,《花木兰》大幕徐徐拉开,淄博剧院上演豪迈与慷慨。

  惊艳的舞台布景、古香古色的人物服装、直抵心扉的原创音乐,加上高科技营造出的3D视觉效果……《花木兰》一开场就吸引了淄博观众的眼球。

  故事发生在北魏年间,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花家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娇小的闺中女子花木兰本该在家纺线织布,而她却“不爱织布爱舞剑”。

  于是,木兰决心替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父亲从军上战场。在军营里,花木兰女扮男装,和同行的将士们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故事。战场上,木兰奋勇杀敌,不输男儿。两次与柔然可汗单挑,赢得了胜利。然而,面对封赏,花木兰却不愿为官,选择了回乡照顾年迈的父母。忠诚、孝顺、有勇有谋、有情有义,雪莲儿童剧《花木兰》将向观众呈现一个立体的真人版花木兰,让孩子们在书本、影视剧中了解到的英雄形象鲜活起来。

  9日下午3点,同样是座无虚席,华美的舞台效果和精湛传神的演技为大家带来史诗般的巾帼英雄故事。该剧导演盖美琳告诉记者,这部剧在雪莲大剧院上演多次,历经打磨,但是该剧出来巡演还是第一次。“其实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意料之内的,我们的演员历经了多次全国巡演,都是‘老戏骨’了。”

  淄博剧院上演传奇与浪漫、欢笑与泪水

  “虽然历经打磨,但是该剧还是第一次巡演,能否符合淄博观众的胃口,心里还是捏了把汗!”前一晚还在为这个问题辗转反侧,但是9日的火爆现场让导演的心放到肚子里。

  由于《花木兰》剧情、舞美、音乐、服装等制作精致,让现场观众犹如“看大片”。剧中场景大气、震撼,花木兰的家乡桃花满树、青砖绿水,美不胜收。惊险的武打动作搭配声光效果,营造出激烈的战争场景,夺人眼球。舞狮表演以及融入柔术表演的古典舞蹈也十分精彩。剧中还加入了花木兰相亲等情节,增添花木兰的发小“大头”、傻乎乎的战友“大傻”等搞笑的小人物,让情节更加丰富、有趣,也让孩子们在欢笑中理解这个故事。

  现场不少观众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笑中哭”、“哭中笑”,这主要归功于《花木兰》编剧的巧妙。剧中加入了不少“泪点”:当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时,当军营中的将士遥思家乡时,当木兰衣锦还乡时,场景催人泪下。另外,剧中台词也多次更改,时尚简约,达到成人观看不浅、儿童观看不深的效果,通俗易懂。

  “真是好看的不得了,作为一个家长都被剧情深刻带入,更别说孩子了,一个小时,坐着一动不动!”一位家长在演出结束后不断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感受,而她的孩子也表示,看剧时掉下了“金豆豆”。

  “一个勇敢的女孩,策马扬鞭闯关外……谁说女子不如男,你的故事万人传。忠于国,孝于家,巾帼英雄花木兰。”在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都是哼着剧中的歌曲走出剧院的,相信这个奇女子在观众心中已经深深扎根。

  马不停蹄地传播着东营精彩

  两场演出大获全胜,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来不及庆贺,他们收拾一下即将奔赴下一个演出地点——烟台牟平,《黄河口奇缘·天鹅》将在那里起飞,东营文化也将在那里灿烂绽放。

  雪莲大剧院现有《阿拉丁神灯》、《宝莲灯》、《胡桃夹子》、《白雪公主》、《三打白骨精》、《花木兰》、《灰姑娘》、《黄河口奇缘·天鹅》等夺目剧目,并已多次到外地演出,赢得好评如潮。随着春暖花开,雪莲大剧院的演出队伍将马不停蹄地奔赴多个城市,去传播东营文化,带去欢乐与成长。(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营网联系。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