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E时评丨“跑楼小孩”代送外卖被叫停带来的思考

  正值暑假,天气炎热,深圳华强北的一群孩子“抢单”也热。最近,深圳华强北街道办事处附近学生代送外卖的现象引发关注。代送服务多在就餐高峰期,外卖员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把客人点的快餐或者饮品交由代送人代送。因为这些代送的孩子大多数是小学生,目前,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已叫停该行为,并为孩子们配套提供了托管班、图书馆延时开放等替代服务。今天我们就从“跑楼小孩”代送外卖被叫停说起。

  “跑楼小孩”代跑腿事件发酵后,有看法乐观的,认为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挺好的社会实践;也有比较谨慎的,认为“小孩哥”“小孩姐”代跑腿存在一些风险。其实,我们也不用对小孩代跑腿这么谨慎。从法律上看,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据报道,代送的孩子大多住在附近或者他们父母在华强北街道办事处一带做生意。孩子对这一带挺熟,而且他们通常只在街边的内部路揽客。他们在用代跑腿这种方式,探索自己周边生活空间。代跑腿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结识朋友的机会,是一种历练与回忆。

  如果对小孩代跑腿这事细想,最关键的环节其实在家长。如果家长没想通,这事不可能成。家长想通的背后,是他们愿意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在代跑腿中和所谓的“风险”来一个“轻接触”,并承担预设范围内的相应后果,从而让孩子初步社会化。

  不能忽视的是,孩子们代跑腿并不都像“暑期实践”所描绘的那样轻松,部分还出于现实的选择。比如,代跑腿的小孩中有家长在深圳做生意、自己在老家上学的儿童,家长见孩子无所事事,才让孩子去代跑腿。所以,这样的“暑期实践”还有“深漂”候鸟的故事。从这个角度上,代跑腿也是这些孩子认识大城市生产秩序的第一步。用当下流行的话说,这个就是一些孩子们的“研学”。不过,这些才上小学的孩子,本应自由自在地在暑假放飞自我,而让小学生通过代跑腿的方式过早踏入社会,即使换成年龄大一些的初、高中生,其中给孩子带来的成长影响,也应该被充分考虑,

  最后,“跑楼小孩”代送外卖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渴望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携手合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既具有社会意义、又能够保障安全,还能充分激发兴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安全与关爱中茁壮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能力的新一代。

  (高秀雅)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