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泊位于清东地区西部、小清河下游南岸,是胶东、清河和鲁中、鲁南等几块抗日根据地之间联系的交通要道。这里既有大面积的水泊和芦苇,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清东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大部分驻在清水泊周围一带的牛头镇、张家庄,南、北台头和央上、码头等村庄。
1942年6月上旬,日寇第六混成旅团纠集青岛、潍县、惠民、益都、广饶等地日伪军5000多人,采取“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战术,对清水泊实行“扫荡”。这时,八路军清河军区司令员杨国夫、政治部主任陈楚、秘书科科长崔醒农、组织科科长王若杰等及军区主力部队的一部分,正在清水泊一带活动。之前,清河军区政委景晓村、司令部参谋长许云轩等率领一部分主力部队到广北一带发动群众准备反“扫荡”。此时,杨国夫身边只有清河军区直属团一营、三营,清东军分区直属团和寿光县大队等,不足千人,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6月8日拂晓,一些群众和地方武装被日伪军围在西边聚淀湖大洼里,杨国夫命令军区直属部队,掩护部队伤员、地方武装和群众转移。当杨国夫率领部队在清水泊北边的淄河岸突围时,被日寇发现,遭到重兵阻击,未能突围出去。这时,日寇发现在北河战斗中被八路军缴获的那挺“九二”式重机枪,便又像疯狗似的猛扑过来。杨国夫命令道:“这挺重机枪,是用30多名战士的鲜血从敌人手中夺来的,一定要全力保住!”于是,连长、神枪手张少华从战士手中抓过一挺轻机枪,并令全连一起开火,边打边撤,掩护重机枪转移。在杨国夫的指挥下,清河军区部队和清东军分区部队利用清水泊的复杂地形,时而向东,时而向南,与日寇巧妙周旋。当时正值麦收季节,骄阳似火,从早晨八九点一直到下午三四点,突围三四次,伤亡200多人,还是未能突围出去。8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大家水饭未沾,人困马乏。杨国夫斗志昂扬地鼓励大家说:“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弹上膛,刀出鞘,我们一要待机突围,二要坚决把这群恶狼消灭掉!”
突然,从北面窜出了一队敌人,前面是挥舞着战刀的骑兵,后面紧跟着包着红头巾、戴着鬼脸罩、端着刺刀的敢死队。日伪军妄想利用骑兵纵向进攻的手段,插入我部队指挥中心。杨国夫见状大声命令:“铁罗汉、李疯子给我打!把日本鬼子敢死队全消灭掉!”号称“铁罗汉”的三营营长王文成和号称“李疯子”的一营营长李丕功,一听命令,立即分进合击,机枪、冲锋枪如疾风暴雨,大刀、刺刀、短枪如风卷荆棘,不到一小时,便消灭了来犯的这股日伪军。原来,在与日伪军的周旋中,杨国夫对部署进行了调整:三营做先锋,该营拥有名闻遐迩的钢八连,配备了“九二”式重机枪;一营做后卫,铁七连就在该营。这两个营均配备了机枪、冲锋枪、短枪和大刀。两只铁拳一出手,便打出了神威。
当杨国夫率部队转移到清水泊南头时,侦察员报告正南方向敌人设防薄弱,他当即把突围方向选在位于正南方向的南、北台头村,并命令小分队向东南方向佯动,以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当小分队正准备行动时,机智勇敢的警卫员王来西,一个箭步跳上杨国夫的枣红大马,大声喊道:“这任务算我们的!首长,同志们,再见了……”霎时间,数名战士自动形成小分队,向东南马家庄方向冲去。王来西这突如其来的行动,果然使日军产生了错觉,误以为是八路军的大官突围了,立即集中兵力猛追。在战斗中,王来西不幸牺牲,杨国夫则带着部队成功突围。当地的老百姓还以为是杨国夫出了事。晚上,老百姓打着灯笼去找,一边走一边喊着“杨司令、杨司令……”后来,杨国夫在回忆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每当我回忆起清水泊突围的那一幕往事时,王来西同志那坚贞、勇敢而又有些稚气的神情,他那挥刀跃马驰骋于敌人枪林弹雨之中的英姿,便立刻浮现于我的眼前……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使我终生难忘。”
中共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东营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