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丨东营区辛店街道:“文明+文化”让居民生活“一路生花”

  东营区辛店街道以“里仁为美”城市文化社区创建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以人才赋能、项目培育为抓手,链接优质资源,打造玉兰、胜凯两个样板文化社区,推出“德馨玉兰”“志汇胜凯”“百家和合”“舒心家苑”等20个城市文化社区品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打造全时全域文化空间

  文化熏陶如影随形

  辛胜利直播间

  辛店街道将文化阵地作为城市文化社区创建的重要载体,同步谋划、统筹推进。将文明实践与城市文化社区创建相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迭代升级为契机,高标准打造文明实践站,设置“名师”宣讲工作室、“辛胜利”直播间、科普馆等社区文化服务场景,打造居民“愿来乐来常来”的幸福阵地。充分发挥“品质油城 幸福家园”文明实践展示带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链接胜利油田老年大学、图书馆等特色阵地,实现阵地服务外延。让文化阵地连点成片,居民“一刻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逐步形成。

  百合社区老年大学葫芦丝班

  胜凯社区地震科普馆

  汇聚丰富多样文化资源

  文艺公益双向奔赴

  玉兰社区文艺队伍展演

  充分发挥油城人才优势,打造“桑梓人才驿站”,建立“社区文化能人”档案,组建玉兰精品合唱团、常青树、阳光乡村、芳华舞蹈队等120余支文艺团队,通过建立联系点、组织策划活动,让社区老石油、文艺爱好者发挥自身文艺特长,辅助社区开展文艺惠民演出、文艺传承教学等工作,形成文化人才反哺社区的“双向奔赴”机制,实现文艺与公益双向奔赴。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筹联动作用,将区级下沉单位、社会组织、物业、油田老年、驻地企业凝聚成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文化资源,聚焦全环境立德树人、文明实践特色活动等主题,推出“我们的节日”“缤纷假日 快乐童行”“举杯前进 醉美一夏”“唐家村BA”等优质公共文化服务150余场次,形成“多频次、长流水、不断线”润物无声文化服务“辛模式”。

  前进村啤酒节点燃夏夜激情

  唐家村“村BA”火热进行中

  创设有形有效品牌项目

  文明共建一路生花

  胜荣社区“幸福三次方”手工课

  整合分析群众文化需求,立足各社区自身优势和特色,聚焦志愿服务、文化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主题,培育了玉兰社区非遗进社区、玉兰手工课,百合社区“花婆婆”工坊、胜荣社区“幸福三次方”,胜凯社区“志汇家”等10余个叫得响、有成效的文化社区项目。各社区围绕品牌文化项目,严格项目管理机制,明确项目责任人、活动安排表等要素,确保文化项目按计划流程顺利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手工、书画、形体等培训系列课程50余期,为居民提供精准“滴灌式”文化服务,不断探索文化社区创建项目化运作新路径。

  “礼让斑马线 文明伴我行”活动在胜凯社区举办启动仪式

  辛店街道将持续秉持“里仁为美”文化社区创建理念,持续开展“文化社区创建巡礼”,充分展示文化社区“一社一品”创建成效。同时将文化社区建设与理论宣讲、“夜间文明实践”、全环境立德树人、美德信用等文明实践工作相结合,让文明与文化深度融合、相融相促,实现1+1>2的效果。

  来源:文明东营区

责任编辑:李红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