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时评|以资源优势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爱东营讯 近日,据新华社报道,杭州市余杭区紫荆村有2.8万亩苦竹,过去只能做竹制品或者柴火,价格几角钱一斤,通过发展竹笛产业,目前全村年产销竹笛逾450万支,年销售额约3.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逾5万元。

一根苦竹,通过竹笛产业,收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类似苦竹这样的农林产品,在农村经常见到。如何把一些常见的、价值较低的资源,像紫荆村的苦竹一样变成产业,产生较大的价值,是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时着力考虑的问题。

当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依据自然资源寻找发展的路子是比较可行的。

一个地方有多种资源,每种资源都有可能发展成产业,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哪种资源在当地种植面积大、养殖数量多,哪种资源在当地就最有优势。选择最有优势的资源发展成特色产业,才有可能产生最大收益。这种资源在当地多,原料充足,成本也低,而且这种资源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关联度很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这种资源在当前情况下能够发展成为产业。

当地资源优势一旦发展成特色产业,就可以带活乡村经济。像紫荆村有2.8万亩苦竹,种植面积大,苦竹分节和直径均匀,是制作竹笛的上好材料,资源优势明显。通过发展竹笛产业,带动8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开通了线上“共富直播间”,直播销售额超300万元。还带动了乡村文旅等产业。今年以来,村里建成竹笛展示馆、竹音斋、竹音广场、百乐集、紫荆书院等配套设施,推出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路线,已累计接待游客4600余人次。

原本在村里不值钱的苦竹,通过发展竹笛产业,经济发展了,带动了文化产业,带活了整个村子。当地优势资源一旦发展成产业,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也是巨大的。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如果像紫荆村一样把优势资源利用起来,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将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村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扈美荣)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