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连日来,每到周四晚7点,在河口区新户镇镜湖新村文化广场上,村民都会自发聚在一起欣赏观看文化演出,2023“一年一村一场戏”正在上演。节目单上,既有老人喜爱的戏曲选段,也有孩子们喜欢流行歌曲表演,还有老乡自编自创的本土节目,两个多小时,多个节目轮番上场,叫好又叫座。
“我们提前将演出时间地点发到各村村民微信群里,群众想看什么节目,可以及时沟通,方便演出团体作出调整,最后点单式送戏到群众身边。”新户镇镜湖新村党委委员周树国说。近年来,新户镇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抓手,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惠民、文化为民”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拓展文化旅游空间,进一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多彩优质的文化服务体验,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自8月中下旬起,“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演出也轮番在各村进行,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等为群众送上转轴子说唱、广场舞表演、古筝演奏等“文化大餐”,并增设互动环节,真正让群众主动参与文化生活。同时,新户镇还结合群众文化活动需求,组织各村每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乡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疫情防控、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
“群众的文化生活,交给群众自己做主,自己‘定菜单’,自己‘掌勺’。”新户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孙淑敏介绍说。为了更好地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新户镇广泛发动民间“才艺”人群,鼓励他们自编自创、自演自赏、自娱自乐,变被动欣赏为积极参与,从而使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活动常驻乡间、生根开花,不仅提高了群众参与演出热情,还极大拉近了干群、邻里关系。
桃园春庄户剧团的负责人张国良对此感触深刻,“有了文艺带头人,现在村里男女老少愿意走上舞台扭两步、唱几句的人越来越多。”据他介绍,市、区文旅部门经常安排人员到村里进行文艺培训,村民也越来越自信,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村里有舞台,有才你就来,现在我们农村跟在城里生活没啥两样。”
近年来,新户镇不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挖辖区内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渔盐文化内涵,加强对本地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持续提升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爱好者、文化志愿者和文艺骨干引领带动作用,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张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