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走在前 踔厉奋发开新局丨大河之洲,尽显生态新貌——东营坚决扛牢生态保护之责,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为牵引,聚力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

爱东营讯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舵领航,赋予东营新的重大使命,为东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东营市聚焦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突出黄河口生态保护治理、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安居富民等重点任务,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即日起,《东营日报》推出“牢记嘱托走在前踔厉奋发开新局”专栏,全面展现全市各级各部门创新实干、事争一流,以敢于创新的热情和决心、脚踏实地的坚持和努力、开拓进取的担当和作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东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突出成效。

10月的东营,秋高气爽、天蓝水净。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柽柳连绵、芦花摇曳,飞鸟在空中翔集成群,充满诗情画意。

“春秋两季是黄河三角洲最热闹的时节,南北迁徙的鸟儿都要在这里中转歇息,补充体能。”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朱书玉介绍说。千姿百态的鸟类精灵,在东营繁衍生息,越来越多的候鸟变“留鸟”。

缤纷多彩入海口。(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沿黄省区,每每谈及黄河,都会提到“保护”二字。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河入海口视察时强调,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

牢记嘱托,坚定践行。如今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改善明显,373种鸟儿在此繁衍生息,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报批工作进展顺利……壮阔黄河口,尽显生态新貌。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群鸟儿来黄河口“安家落户”

黑嘴鸥来了,尖尾雨燕来了,斑头雁来了,丹顶鹤来了……秋天,又到了黄河三角洲最热闹和绚丽的季节。一拨拨“打前哨”的候鸟已拉开迁徙的序幕,“鸟类国际机场”分外忙碌。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每年都有数百万只鸟儿来这里迁徙中转,也有很多鸟儿选择留在这里安家、繁衍,成了黄河口的新居民。”朱书玉介绍。从1993年进入保护区工作30年来,朱书玉一直与这里的鸟儿打交道。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东营以“线、带、面”修复为抓手,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维护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积极推进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清退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油气生产设施,构建多样化生态环境。   科学恢复原生物种,营造原生物种生长条件,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6.2万亩。建设鸟类栖息繁殖岛36个,鱼类栖息地10处、植物生态岛29个。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越来越多的鸟儿来黄河三角洲“安家落户”。

“这里的鸟类种类,从保护区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373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介绍,为让候鸟变留鸟,针对像东方白鹳、黑嘴鸥和丹顶鹤等重要鸟类,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加大人工巢建设力度,东方白鹳人工巢达133处,繁殖198巢450只幼鸟;黑嘴鸥繁殖种群达到9132只,数量相对稳定,分布区域有所变化;近两年实施的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区,成为黑嘴鸥新的繁殖地。针对水鸟监测,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研发了鸟类AI智能识别系统,能更好地进行鸟类物种识别和数量统计,监测范围更广,准确度更高。近两年来建设了66处鸟类监控、75处湿地监控、40处人为活动监控,提升了保护管理能力。

不仅鸟儿“恋上”黄河口,黄河口的野生动物、植物也分别达到1630种、411种,鱼卵仔稚鱼密度从每立方米3.8个增加到10.8个,濒危二级野生动物江豚成群嬉戏,稀有的黄河刀鱼时隔30年重现,美丽河海生动呈现。

破解补水之困,推进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黄河浩荡万里,挟沙裹泥,千百年的沉淀成就了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然而,多年前刁口河曾因泥沙淤积严重,河水下泄不畅,失去补水后,进入河口地区水沙资源减少,大片淡水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严重退化。

为改善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区内实施了河道疏浚、流路整治。“疏浚整治初期并不容易,河道窄且长,河道内芦苇比人高,很多地方车开不进去,技术测量人员只能靠步行摸索前进,两个人面对面只能靠喊来沟通。”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古金魁介绍说,“现在的刁口河堵点不复,输水通畅。保护区生态补水量逐年增加,近三年累计生态补水达到5.1亿立方米。”

引水后我市更加注重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优化过去的陆、海单体区域思维,以水文连通为中心,着力恢复黄河与湿地、海洋的交流,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修复激活湿地水生态。“我市投资6500万元新建、改建引黄闸口6个,自然保护区内的引提水能力从不足40m³/秒提升至131m³/秒;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疏通水系241公里,保护区范围内20余万亩主要湿地补一遍水的时间从9天缩短到4天;累计修筑、恢复生态堤坝41.6千米,夯实蓄水基础。”黄河河口管理局防汛办公室水调科科长聂莉莉介绍。如今,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稳中向好,涵养水源、蓄洪和调节气候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在恢复水系循环连通的基础上,我市采用“治理”“恢复”相结合方式,以治理互花米草为先期任务,结合潮沟疏通提高水文连通性,及时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原生植物,一体化推进恢复海岸带湿地原生态。当前,保护区治理互花米草12.7万亩,恢复盐地碱蓬3.1万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

完善黄河口生态保护机制,护佑黄河安澜、美丽生态

今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8月1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佑黄河安澜、美丽生态,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用系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2022年1月1日,《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全国首个市域地方生态保护和修复立法,《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市生态立法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依法保护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近年来,我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为未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制定、修改法规7部,其中生态保护类的法规6部,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海岸带保护条例、湿地保护条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形成了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完整、由点及面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立法体系。其中多部法规为“全国首例”:湿地城市建设条例是全国首个湿地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是全国首个市域地方生态立法。2023年,海上交通安全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条例的出台将为持续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样板提供一把精细化的“法治标尺”。

构建司法、执法一体化建设新格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协调垦利区检察院和垦利区法院,成立垦利区检察院驻自然保护区检察工作站和垦利区法院自然保护区巡回法庭,与保护区公安分局、保护区综合执法支队共同签署了《协助办案框架协议》,逐步构筑起“四位一体”的司法、执法体系,提升了保护区自身的执法规范、能力、效率和水平,为黄河口国家公园综合执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建立智慧监管系统,我市建设了海上小目标雷达监控系统、海上电子围栏系统和生态监测中心,并持续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地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内人类活动监测的全域覆盖、季度监测,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人类活动。

守护大河之洲,东营凝心聚力。当前,黄河口国家公园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顺利进入报批设立阶段。东营将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力度,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标杆、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典范,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 关晨歆)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