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不出百米,就有“幸福餐厅”,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不出百米,就有休闲公园,休闲锻炼两不误;不出百米,就有红色跑腿代办员,一个电话服务送到家……在广饶县大王镇西李村,“百米服务圈”为村民圈出了幸福、惬意的乡村新生活。
“奶奶,拿好您的卡别丢了,以后买药就方便啦!”在西李村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赵珊珊熟练地为12位老年人完成了社保卡亲情服务绑定服务。为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村民少跑腿”,西李村搭建起了“1+7”志愿服务平台,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1”是一处便民服务室,可提供社保代缴等50余项代办服务,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办理各项业务。“7”是由村内党员挂帅的志愿服务队伍,分别承担着电视线路维修、自来水维修、民事调解等服务事项。村民遇到难题,只要一个电话,志愿者就可以配送服务到家门。西里村还特意为留守老人设计了“敲门”行动,每名党员包靠2至3名老人,每天去老人家里看看,更换饮水机纯净水,陪老人聊聊天,清理一下卫生,红色跑腿代办员让村民们享受到“送上门,走进户”的贴心周到服务。
“餐厅里豆腐、菠菜、白菜等等这些菜都是俺们爱吃的,以前孩子们不在家,自己基本不做饭,都是简单凑合凑合,哪能赶上现在吃得好!”村民李建英一提起村里的“幸福餐厅”就连连叫好。像李建英一样,西李村目前大都是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情况。为解决他们的就餐问题,西李村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走访论证,在征得全体村民同意后,一致决定投资50万元建起“幸福餐厅”。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要每餐交上一元钱,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而餐厅也会按照老年人的身体需要,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饭菜清淡可口,深受老年人喜爱。“幸福餐厅”不仅为村里老年人提供了免费就餐的场所,也为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从便民服务站到“幸福餐厅”,从跑腿代办到服务上门……西李村把村民的便民生活圈真正建设成了“家门口”的“幸福圈”。
如今在广饶,这样的“幸福圈”越来越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广饶县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服务两手抓,在促进村庄“颜值”提升的同时,不断提升乡村服务质量,延伸服务半径,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张利波 通讯员 肖宁 牛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