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河口区: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爱东营讯 近日,走进河口区孤岛镇永乐社区,一派安定祥和的气象迎面而来。“永乐社区现有回、满、藏等7个少数民族112位少数民族居民,我们通过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四级民族工作网络,实现了民族工作的全覆盖。”孤岛镇永乐社区党委书记张旭英介绍道。

据悉,为加快构建互嵌交融式社区环境,孤岛镇建立了社区邻里守望服务站,将民族元素融入舞蹈、合唱、剪纸等群众文化活动中,奋力奏响各民族邻里和谐、其乐融融的交响曲。比对往昔,旧日荒芜、偏远的土地,在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各族群众正携手并进建设美好家园,一幅崭新的画卷在缓缓铺开。

“各民族亲如一家!”近年来,河口区强化政治担当,用活党建引领这个“通关密码”,用好民族团结进步这把“智慧钥匙”,推动油、地、军、港、场各方将“河口区的事”当成“河口的事”。随着“党建+民族团结+N”模式的不断完善,“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的共同体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目前,河口区已成立“红石榴”下派志愿服务队和“格桑花”“吉纳花”工作室,打造“花海”民族工作品牌;设置知识长廊、文化亭6处,创造民族团结、和融共建等文艺作品116个,河口区也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黄河文化延绵不息、历久弥新。在黄河文化浸润下的河口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民族一体融合格局,油、地、军、港、场各方,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般紧紧抱在一起。“下一步,河口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一门必须持续开展的‘必修课’,努力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河口样板。”河口区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袁松表示。

(记者 关晨歆 通讯员 侯丽雅 王明月)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