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河口区:为失能人群撑起温暖“保障伞”

  爱东营讯 “我爸爸得脑出血3年了,瘫痪在床,我们也不懂如何照顾好老人的起居,现在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教会我们用胃管喂饭、进行尿管护理、翻身,真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河口区河口街道新建村韩女士难掩激动的心情说道。近日,河口区医疗保障局开展失能人群长期护理行动,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河口区全区申报长期护理保险的失能人员209人,经评定符合标准并享受待遇161人。

  据了解,河口区在推广实行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中,以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和服务团队,配备专用车辆,利用上门护理机会,向失能人员家属普及中医康养知识,同时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对失能参保人员情况熟、距离近的优势,推行“家医式”护理服务。

  此外,河口区以《关于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为保障,让更多失能人员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根据失能参保人员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组织护理人员与失能人员亲属深入沟通、用心服务,制定个性化“特色服务包”,各定点护理机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一院一品”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让更多失能人员从中受益。

  “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及村庄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力量,通过网格群、社区群、村庄群宣传资料,提高参保人员知晓度,争取做到全区覆盖,为失能参保人员就近选择定点机构提供便捷。为了对群众负责,我们也会对定点机构护理服务质量开展跟踪考核和检查,每月入户走访,了解失能人员及家属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切实保障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需求。”河口区医疗保障局长期护理保险管理室负责人王聪聪说。

  下一步,河口区将扎实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用心用情呵护每一位参保人,为失能人员提供更加多样化、精准化、人性化的医保服务,倾力打造长护险“河口品牌”,让更多失能人员感受到医保政策带来的便捷。

(记者 贾重霄)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