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2022年,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进入设立报批阶段。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工作专班凝心聚力、不怕吃苦、履职尽责,科学保护黄河入海口湿地,推动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公园是国家大事,国家公园建设是“国之大者”。
“加快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进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黄河三角洲,万千泥沙带来的年轻土地,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殷殷嘱托,使命在肩。2020年8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工作专班成立。700多个日日夜夜,专班人员凝心聚力,把高质量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报批设立、保护修复、综合执法等工作,努力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中走在前列。2022年8月30日,专班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黄河三角洲属于退海之地,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如何做好保护工作,为大河之洲增绿,为盐碱地优化环境?
在这片盐碱荒地上,专班人员长年坚守一线,以保护修复湿地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用生态的方式修复生态,通过实施一系列湿地修复工程,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探索了“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有力促进了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先后实施17个湿地修复项目,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疏通水系241公里,近三年累计生态补水4.8亿立方米。此外,还同步实施了互花米草综合治理,盐地碱蓬、海草床修复等工程,创新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根据监测,2022年东方白鹳繁殖152巢、幼鸟470只,黑嘴鸥繁殖种群达到9712只;丹顶鹤、白鹤等关键物种越冬数量,东方白鹳、黑嘴鸥繁殖数量均为历年最高。
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离不开法治护航。为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专班人员坚持“依法治区”,加快制度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合执法途径,建设综合执法与公、检、法系统“四位一体”联合执法工作站,构建起生态执法联动机制。在沿黄流域率先建立了“生态警长”机制,在保护区创新设立生态湿地保护巡回法庭和检察工作站,形成打击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合力。截至目前,办结公益诉讼案件2起,正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起,涉案赔偿总额达100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执法“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保护目标的有机统一,为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
(记者 关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