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中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这就是山东丨打卡齐鲁数字乡村 ”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本次网络主题活动以“在二十大精神鼓舞下”为主题,凝聚新时代全媒体新闻宣传新动能,统筹线上线下,以多角度、立体化的融合报道,集纳线上活动专题和线下活动成果,全面展现新时代山东“数字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当前,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伴随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建设数字乡村要以规划为先导,引导数字乡村建设有序开展。2021年,数字乡村(数字北宋)入选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典型案例。利津县北宋镇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编制了全国首个乡镇级数字乡村建设方案,首先实现移动办公,完成全域航飞和重点区域建模,开发村情村貌平台和“我爱我村”财务公开平台,建成设施农业大棚管理系统,开展遥感农业促进农业精准发展,网上销售大米、西瓜五万余斤,建设乡村文化旅游平台,数字乡村样本逐渐成形。
在规划基础上,要继续强化对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数字信息网点、互联网平台和乡村数字化产业的布局。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加快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光纤宽带、网络信号等通信基础建设向偏远农村地区的覆盖延伸,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农业农村的普及度和覆盖率,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构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为农服务功能,鼓励开发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软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加快对农村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快实施快递进村工程,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
加快乡村数字人才培养和数字应用技术的普及,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数字适应能力,加快广大农民融入数字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提升乡村人才数字化水平。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数字人才下乡,多渠道、多形式地推动他们广泛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要加快实施农业农村数字技术人才培育提升工程,发挥各级政府作用,鼓励支持各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合作,建立数字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乡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要把互联网、数字化知识技能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数字乡村应用场景的宣传和示范,设计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提升农民掌握数字技术的意愿,切实提高农民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知识素养,让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红利,从而更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赵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