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华文化史就是五千年汉字进化史。
从仓颉“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的远古传说到甲骨文、金文,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汉字的演变彰显了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传承。
汉字是当今世界唯一未曾中断使用而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正是因为有了汉字,我们才能穿越五千年的历史烟云,和三千年前的古人一起吟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李太白一起“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和苏东坡一起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这就是汉字的力量。
中国几千年来纷争不断,但唯有“说中国话”“写中国字”“我们是中国人”这个信念深深植根于各个时代、各族人民的心中。可以说,方块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之魂,它流淌于中国人民的血脉中,几千年来汩汩滔滔,从未断绝。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字 中国人》就是以107个汉字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六个主题,并配以含有历史典故的优美国风散文,让读者在品读中国文字的同时,传承汉字力量,张扬文化自信,探寻中国精神。
汉字是记录者,汉字是传播者,汉字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文化支撑。文化自信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引导人民群众崇尚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说,这本书是山东省多维度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读懂了《中国人 中国字》,就读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升华,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基因密码 ’,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精神命脉”深层内涵。
读懂中国,从《中国人 中国字》开始,让我们一起写好中国字,筑牢中国魂。
(特邀评论员 邵梅)



